内蒙数万吨胡萝卜滞销 农民称“血本无归”怨政府
大庙镇公主陵村外的道路上,许多胡萝卜散落在路边无人问津
法制晚报讯 胡萝卜丰收了!在这个八月,对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的村民们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个好消息。这个全内蒙古种植面积第一的小镇曾经一度喊出“打造胡萝卜第一镇”的口号。
如今,现实却是至少一半的胡萝卜无人收购,而少数幸运被收购的农户则要面对连种地成本都无法收回的最低收购价,甚至有农户大喊:“丰收跟绝收一样!”
更让人意外的是,滞销曝出的不仅是镇政府的无力解决,镇政府甚至承认所谓“第一镇”的种植面积与宣传不符,也并没有组织过农民进行大面积种植。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则是政府对于农民一拥而上式种植的引导难题。
滞销现状 胡萝卜没人收 农户称血本无归
“血本无归啊!”这是大庙镇公主陵村村民田桂玲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当时记者刚刚进入公主陵村,就被十多名村民围住。每个村民都抢着说自己赔本的情况,甚至有的村民还因为成本和赔钱的数目争了起来。
“种子钱都回不来!”
“也就回来个化肥钱!”
“化肥钱都回不来!”
趁乡亲们在争执,田桂玲借着自己距离记者比较近,抢先告诉记者她家种了13亩胡萝卜,投资约一万元,包括种子、农药、化肥、薄膜(应是地膜,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薄膜)等各项投入。原指望一亩地能收入四五千元,“现在包地才200元一亩啊!赔死了!就这还没人包呢!”田桂玲说。
据记者了解,包地是当地的一种胡萝卜销售方式,就是商户直接用一定价钱将整亩地全部包圆,胡萝卜不论多少都归商户。现在眼瞅着胡萝卜在地里长着就要裂口报废,但是商户们却很少上门来收。
那么200元包一亩地是个什么水平呢?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行情为标尺,8月6日胡萝卜最低的价钱是0.2元每斤,而一亩地一般能产6000斤,也就是说价值上千元的胡萝卜被人家200元买走了,农民肯定是心疼的。
“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好,本来想要是挣了钱,买点药看病的,这钱也没了。”田桂玲说着干嚼了两下嘴巴,有些说不下去了。
记者询问了多位大庙镇村民,情况基本类似。
杨桂芬,种胡萝卜18亩,投资一万八;李文友,种胡萝卜20亩,投资三万;李亚茹,种胡萝卜13亩,投资一万三……
曹永华是村民眼中的幸运儿,因为她家的地有人包了,然而价钱同样是让人咋舌的200元。“这个价钱为啥要卖呢?要是不卖还得自己清地,包给人家人家负责清地,清了地好赶上种下一茬玉米。”曹永华这样解释她接受低价的原因。
收获赔人工 大量胡萝卜未拔出
本来是摇钱树的胡萝卜,如今无人收购,部分农户索性不去拔出地里已经成熟的胡萝卜。
“你看,这一片都是,那边也是。”大庙镇的金玉凤指着大片没有收获的胡萝卜地对记者说。记者注意到,很多地仍然被绿色的胡萝卜叶覆盖,但是在田埂上和道边,零星散落着一堆堆大大小小的胡萝卜。
金玉凤是当地所谓的“胡萝卜经纪人”,除了自己种植一部分,她更多的工作是帮着乡亲们销售胡萝卜,然而今年她也没有办法了。据她所知,已经起出来的胡萝卜只占很小一部分,“起出来人工费用是每亩380元,但是起出来也没有人收,农民索性不起了,我还见过有人在地里喂牛呢!”金玉凤这样说。
已经有十几年种植、收购经验的金玉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种子的费用得600元,要是用了好的红山2号就得1000元了;薄膜、农药、除草剂得100元;雇个拖拉机播种100元。此外再加上雇人放风等项目,一亩地最少要投入1500元,一亩地如果200元包出,农民要赔上千元。
据金玉凤回忆,之前还有客商来收购,可是对方提出的价钱是2000元一亩。当时村民们觉得距离心中4000元以上的心理价位差太远,就没卖。没想到后来越来越低,现在只有200元一亩地报价了。
滞销原因 播种撞高峰 大庙胡萝卜不敌山东货
为何会发生滞销呢?金玉凤说,她听跟她联系的客商介绍,是因为山东的胡萝卜今年下来的晚,许多客商都去山东收购了,相比起来那边交通更方便。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庙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李坚的证实。
据李副书记介绍,往年大庙镇的胡萝卜是要打一个时间差,就是要等山东的胡萝卜没了,而河北围场的胡萝卜还没上市。今年因为天气比较好,大庙农户播种早了,而山东那边因为没有下雨,导致胡萝卜下来的晚了。这样一早一晚,两拨胡萝卜撞在同一时间上市。
李副书记说,当地每亩可以产6000斤左右的胡萝卜,数万亩的种植面积,每年产量能达到万吨级。
而根据大庙镇农业站的王景升(音)介绍,除了有5000亩是采用胡萝卜客商“包地种地”,不会给当地农民造成损失外,目前该镇有近2万亩胡萝卜尚没有找到买家。
记者今天上午致电赤峰市农牧业局,种植业科的孙先生表示,农民种植引导主要在村一级,至于帮助销售等问题让记者询问松山区农牧业局。而松山区农牧业局蔬菜中心的马先生表示,他们只能帮着进行技术推广。
松山区政府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和乡镇积极想办法,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帮村民找销路。
背后困局 官网消息:号称打造第一镇 6月还预测增收
内蒙古赤峰市政府网站的信息显示,大庙镇是2008年喊出了打造“胡萝卜产业第一镇”的口号。当地人俗称打造“胡萝卜第一镇”。据村民称,之前路边还有大标语,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李副书记也证实曾经提过打造“胡萝卜产业第一镇”的说法,并且说即便现在他们也是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的。
而根据赤峰市政府网站的文章称:“大庙镇党委、政府在引导农民进行规模种植的同时,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此外该网站还称,大庙镇“每个村都成立了胡萝卜种植协会。”
同样是这家政府网站,今年6月刊登了松山区政府发布的文章,称大庙镇“今年胡萝卜种植面积达5万亩,种植胡萝卜人口占总人口的60%。根据市场前景预测,仅此一项可实现产值1.5亿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
此时距离发生滞销还有一个多月,显然当时当地政府并没有预测到将会发生的问题。
政府坦承:协会并没成立 种植面积没那么多
在采访中,公主陵村部分农民向记者反映,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村里有过“种植协会”。对此李副书记表示,这个协会其实没有正式成立,“所谓协会就是卖种子、卖农药的。”李副书记说。
令人意外的是,李副书记还坦承所谓“5万亩”种植面积也与实际情况不符!“对外号称5万亩,其实就是3.5万亩。”
需要提及的是,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是公认的“中国胡萝卜产业第一镇”,其官方网站公布的胡萝卜种植面积也只有4万亩。大庙镇对外宣传口径显然是超过了对方的,但是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对此李副书记说,他们并没有刻意打造“第一镇”,只是在《赤峰日报》等媒体上的一种宣传口径。
同时李副书记否认是镇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大面积种植的。他表示这是因为前几年种胡萝卜比较挣钱,所以农民才会自发进行种植,“这要是我们组织的,还不都给拉我们这里来了?”李副书记说。
记者采访中也从多位农民处证实了李副书记的说法,“是我们自己种的,根本没人组织。”一位农户这样说。
本想宣传招商 曾做工作难以引导
对于为何要如此对外宣传,李副书记的解释是,为了“宣传当地的胡萝卜产业”来招商,“种植面积大,客商愿意来。”李副书记这样说。
事实上,为了农民种胡萝卜的事情,当地政府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记者在金玉凤家就见到了一份参加种子推介会的通知,可以证实政府确实在组织此项工作。
另外,多位村民也证实,如果年初种胡萝卜资金不够,政府可以帮忙贷款解决困难。宣传材料中的种植手册也是存在的。李副书记表示,由于这个手册不能做到人手一册,因此是在一定范围内发放的。这本册子里对于如何种植胡萝卜有很清晰的指导。
同时,镇政府还在种植过程中,帮助农民协调滴灌的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记者注意到,许多媒体经常提到的政府引导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容易落实。“老百姓看啥值钱一拥而上。”李副书记这样说。
同时李副书记也承认,“政府就是搞服务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目前政府的工作也只能是给做做宣传,真正销售还要靠金玉凤那样的经纪人。
尽管胡萝卜滞销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导致的,但由于之前对“第一镇”的宣传,许多村民对镇政府有怨言。有的村民甚至对记者说:“丰收了干部就来抢功劳,现在就没人来了!”
未来应对 网上宣传揽客商 政府帮贷种子钱
如今,滞销已经成了现实,每个人都在想着未来如何应对。
金玉凤还在考虑联系更多的客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田桂茹说,自己今年赔得连种子钱都没有了,明年种啥还不知道,她打算“买得起啥种子就种啥”,“农民种地还不跟耍宝(赌博)似的。”田桂茹说。
李副书记表示,镇政府也在联系客商,并且通过蔬菜网等网站发布信息,但他坦言这样很难起到什么效果。“那些客商都知道我们这里有胡萝卜,甚至什么时候下来人家都知道。他们不来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镇政府正在做一项工作,就是为来年农民的种子钱争取贷款。
至于明年种什么,李副书记很肯定地表示,胡萝卜还是大头,“肯定不会少于2万亩。”至于是否还会遭遇滞销的问题,李副书记表示,“庄稼户都知道,种地分大小年,今年多了,明年肯定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