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舆情一周综述: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围城”困境
综合本周的环保舆情来看,环保类微博言论达到16.9万余条,环保类新闻达到18.2万,微信文章超过1.1万篇。通过搜索“环保”类话题的新闻、论坛、博客、报刊、微博和微信数量可以发现,环保类话题的热度较上周依然有放缓的趋势。两个舆论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媒体对于环保部门举措的大力报道相比,民间舆论没有与之形成频繁的互动。通过对一段时间以来环保舆情的分析发现,如何增大两个舆论场的重叠度,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舆论引导,引发民间舆论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图一:5月4日--5月10日“环保”话题量面积图
本周环保舆情热点分析: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围城”困境
早在2004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生产国。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2011年全球产生城市固体垃圾13亿吨,而亚太地区约产生2.7亿吨,其中中国占了70%。以“垃圾围城”为关键词进行全网搜索共约有13900篇相关新闻。
5月5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在京发布。这份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完成报告利用公开数据,对中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作出了评估。报告数据显示,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17081万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增加了5.8倍。“垃圾围城”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城市面临巨大的垃圾处置压力。
对此,大部分网民表示,推行垃圾分类绿色环保,刻不容缓。目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量大,而是没分类。从目前垃圾的现状来看,日益增长的垃圾产生量与现实的处理能力之间存在缺口,“处理”跑不赢“生产”的速度。认为可以参考日本、韩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在源头上尽可能分类回收,实现减量。
部分网民认为不光城市存在这样的问题,“垃圾围城”也蔓延到了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目前农村环境的真是写照,农村垃圾不可忽视。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
少部分网友认为相关部门应少些口号,将环保举措落到实处。相关部门的一切口号都应以最后的效果说话,同时通过实施奖励政策和约束机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另有少部分网民认为也可探索环保的新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
垃圾处理是世界公认的社会难题。从以往处理垃圾的方式来看,包括回收、填埋、焚烧、堆肥等。选择处理垃圾方式的过程,甚至可以映射出文明、人性和公共治理的状态。当务之急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步伐,破解“垃圾围城”的危机。正如网友@此珠非彼猪“每次去超市都会自带环保袋,防止白色污染,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杯子,使用玻璃杯,公司和家都重复利用A4纸,尽量做到正反两面都用,长时间不用的家电插头要拨掉,避免待机状态下的电力损耗……”的做法一样,强化生态意识,重视垃圾分类并且将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