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患癌症仍整理"傩戏"资料 2年记录超270万字
“我活着,就是为了非遗!”2月19日,桑植县身患癌症的民间老艺人陈才学,将凝聚了毕生心血的两大箱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材料及一摞白族歌舞道具,亲手交给了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把桑植古老的民间文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做了多年的‘非遗’梦。”陈老今年68岁,是桑植县马合口乡梭子丘村土生土长的白族汉子。虽只有小学文化,从小却酷爱民间文艺。自担任乡文化专干后,便与“非遗”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他培训文艺骨干2000多人次,创作文艺节目500多个,组织白族“仗鼓舞”、“霸王鞭”等歌舞演唱队下乡演出1900多场次,先后组建了“汉戏”、“阳戏”、“花灯戏”和“傩戏”四个戏班子,在全县各地和周边市县传播桑植歌舞和戏剧文化。2010年,陈才学被批准为市、县“傩戏”传承人。
“陈老师一门心思扑在‘非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只要晓得哪里有民间艺人,不管多远,都亲身前往,不辞辛劳。”老人的徒弟向彩虹告诉记者,他起早贪黑,冒着雨雪风霜向谷晁芹、向益仁等数10位民间老艺人拜师求教,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前,老人查出患上癌症,医院告之不能奔波劳累。可当他知道该县桥自湾乡岩塔村有个民间艺人佘秋林傩愿戏唱得好,他不顾家人反对,翻山越岭,登门拜访,贴身求教一个星期,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傩戏资料。
自被查出癌症后,陈才学变得更忙碌了,为早日实现“非遗”梦,更好地传承“非遗”,两年来,他共整理记录资料270多万字,其中桑植傩戏18万字,白族三元傩11万字,民间故事50多个,民间小调500多首,民间谚语200多条,各类对联1000多副,大小剧本100多个。傩戏资料已被编纂成《桑植傩戏演本》公开发行。
“把这些资料都交给你们,我也就安心了,这辈子没白活!”当天上午陈才学本该前往医院接受手术,但癌症晚期的他担心自己再也醒不来,执意要求徒弟向彩虹陪他一起,将这些宝贵的文字、艺术道具等资料赠送给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以了却自己的心愿。
正是在陈才学等无私奉献的民间艺人的努力下,桑植县的“非遗”文化才大放异彩:拥有2个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52个国家级及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本报记者 廖声田 通讯员 易善任 张安娜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