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之谜:莎士比亚是文盲还是虚无其人

24.10.2014  13:54

  英国编剧西蒙·沙玛在给BBC2台录制的一部纪录片里提出一个观点:莎士比亚依然在和今天的男女对话,但要明白他究竟说了什么,还是要对作家生活的那段历史和环:境有点了解。不知道过去,就不可能真正地进入莎士比亚的文本深处。

  大众们格外感兴趣的问题则是:“莎士比亚”这个名字背后的人究竟是谁?他真的是斯特拉特福小镇上一个做手套的小业主的儿子么?他是怎样去伦敦做了演员又在不到18年的时间里写了38部剧?

  有关莎士比亚的身份与他的写作,恰似他的诸多作品,成了后人难以抵达的谜,这个谜面也成了众多影视作品的原料。

  莎士比亚是文盲?

  2011年,执导过《后天》、《2012》这些科幻大片的罗兰·艾默里奇导演了一部《匿名者》,以科幻的想象力去刺探伊丽莎白晚期的宫闱秘闻和剧坛风云。电影事先张扬地确立了戏说的调子,在一个现代剧院里拉启开场的大幕,既向剧场里的观众也向看电影的观众声明:“我们将要讲一个比黑暗更黑暗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小镇青年莎士比亚是个文盲,混迹于伦敦的剧团,是不入流的喜剧演员,坑蒙拐骗样样拿手,甚至,是他杀了同时代的名编剧马洛。历史上的马洛和莎士比亚同年,在他29岁被暗杀之前,已经写下《帖木儿》、《浮士德》和《爱德华二世》这些日后成为传奇的剧本,当时的影响力远在莎士比亚之上。当然,《匿名者》里的马洛也不是正面角色,这个天才的诗人和作家被塑造成一个敲竹杠的小人,事实上故事里的文人都是跳梁小丑,或没才,或缺德,或蠢,或丑。小混混莎士比亚则是偶然被挑中的傀儡,藏在这个名字背后的影子写手是爱德华·德维尔,也就是著名的牛津公爵。这位真正的文艺青年从自己的剧场经历里深切地感受到戏剧对于民众的煽动力和控制力,他在政治斗争的风暴中创作了《亨利五世》和《理查三世》,也是在权谋之争中为了交换利益,放弃了对作品的署名权,冠以“威廉·莎士比亚”这个偶得的名字。

  这部充满挑衅色彩的电影,真正的意图并非为了解开莎士比亚的身份谜团,是以“戏说”的路径,深入莎士比亚戏剧的黑暗之心:被权利的漩涡吞噬的数代人,家族利益绑架了情爱和婚姻所结的苦果,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和年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对峙,震撼苦涩的不伦秘密。在粗俗的生活和诗意崇高的理想对照中,展现一个时代如万花筒般的众生相,这不能不说是别样地再现了莎翁戏的精髓。

  莎士比亚阴谋论

  “莎士比亚只是一个名字,作品的真正执笔者另有其人。”这一说并非戏说历史剧里的空穴来风,而在学界是个大命题,英语文学评论圈里甚至有个专门术语“莎士比亚阴谋论”。坚信“阴谋论”的学者认为,来自小镇斯特拉特福的手套贩子的儿子威廉·莎士比亚,终其一生只是一个辗转于伦敦各剧场的普通演员,所有署了他名字的作品,作者另有其人。但“影子写手”究竟是谁,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电影《匿名者》里采用的一种:作者是第17代牛津伯爵、在贵族圈里颇有才名的爱德华·德维尔。

  2012年BBC2台制作了一系列围绕莎士比亚作品和生平的剧集与纪录片,其中6集的《揭秘莎士比亚》中,专门有一集从《理查二世》入手探讨“莎士比亚阴谋论”。那一集的解说是英国演员德瑞克·雅克比,他和认同这一假设的学者们一样,质疑一个从小地方语法学校毕业的手艺人的儿子,怎么可能对政治、宫廷和贵族有如此深刻准确的认知。《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这类作品只可能出自熟知宫廷的贵族之手,以文采著称的牛津伯爵更可能是作者。至于伯爵为什么放弃后世的声名、把作品署上别人的名字,很可能是因为当时认为写诗是文学创作,而写戏剧是底层雇佣写手做的事,上不得台面。另外《理查二世》这样的剧本如果被确认是某个贵族的作品,那作者显然是要被处以谋逆罪上断头台的。

  也是在这集纪录片里,牛津大学古典系教授乔纳森·贝特就反驳了“阴谋论”,他认为,地方语法学校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教育,已足够让一个勤奋刻骨的青年具备足够的文字表达和文学功底。莎翁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演员的视角展开,一个没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贵族再有文才也写不出来,至于他对宫廷和贵族生活的熟悉也不奇怪,因为当时的剧团是由贵族资助保护且经常要去宫廷演出。

  这位牛津教授提出,比起“莎士比亚是谁?”“莎士比亚是什么?”更重要。仅以《理查二世》为例,它关于一个相信君权神授、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并将永恒存在的暴君,最终被推翻被唾弃,在历史撰写者看来,这部剧有着非凡的现代性和警世意义,理查二世亲手将皇冠交出的一刻,“神的代言者”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的主体性第一次抬头,开始质问上帝,更主动地思考自身的处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最爱演国王的鬼魂

  据《剑桥英国戏剧史》的记载,莎士比亚大约在22岁前后离开家乡,因为斯特拉特福这样的小地方没有足够的观众,对他的演艺事业已经造成经济压力。到伦敦后,他以演员的身份加盟宫廷大臣剧团,即使在成为驻团作家以后,他仍然一直是一名演员,并且要经手负责剧团的诸多事务,身兼现代意义的制作人和导演等职务,至少他必须要负责自己戏剧的排练和演出。由于他名气渐响,在剧团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可以挑选自己想演的角色,为了匀出更多的创作时间,他就喜欢一些既不占用排练时间又容易被观众记住的小角色,据说,他对《哈姆雷特》里国王的鬼魂情有独钟。

  对莎士比亚身份和创作能力的怀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觉得一个要兼顾剧团事务的忙人,怎么能在不到18年的时间里完成38部戏剧作品,更别提他还写了那么多十四行诗。但是根据现存唯一的一份伊丽莎白时期的剧团劳务合同,作为“驻团诗人”或“驻团作家”,有义务每年为剧团写作两部以上的新戏。作为贵族资助的“雇佣作家”,莎士比亚已经算是低产的,比他晚一些的高产剧作家托马斯·海伍德自称在近50年里写过220多部剧本,而他留传下来的作品只有20多部。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海伍德是在吹牛,因为那个时候的剧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普遍不太上心,一旦被剧团买断,也不再收讨版权费用,更想不到结集出版,他们只希望那些作品能被更多地演、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莎士比亚也是这样,在1592年瘟疫大流行、剧院关门的时期,他投入诗歌创作,并精心筹划出版,但对剧本的出版漫不经心。要不是与他合作的演员赫明和康德尔收集他的作品并在他去世七年后出版了完整的戏剧集,他的作品大概已经流失大半,绝非我们现在所知的规模。

  布拉纳执导的《亨利五世》影响了近20年的莎翁电影改编,BBC在2012年拍摄、由希德尔斯顿主演的《亨利五世》,保留着1989版的痕迹:年轻的国王表现为一个背负国家责任和使命的骁勇战士,内心却像哈姆雷特一样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