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泉:“大学”一旦“白学”便是教育悲剧
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扩招后的新专业,总要有学生来上,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些学生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大学的产业化扩招、随便化教育等,令中国教育“学生在多而不在精”。试问,本该让“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育,缘何“教不严”?本该是“施道者”的大学,令中国十年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最终沦为“失道者”若非“师之惰”,那该是谁之过?
国家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从从恢复高考,到拟法保护适龄儿童以接受教育,到国家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再到提倡素质教育,中国在教育方面的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然而,“千秋功业,教育为先”的先进理念,并没有真正走进中国的教育门槛。大学“扩招”,本是国家的一番为全民普及知识的美意,非但未能完成这个专有名词“扩大中国教育范围”的光荣使命,反倒惹了一身“大学扩招运动,是文明的圈钱运动”的膻。
广州一所农业高校的在校生规模2001年是9115人,2005年增加到26629人。1998年扩招以前,该校有27个专业,2003~2006年每年都新增专业9~13个,2006年专业总数将达到80个。这只是中国大学扩招现象的一个缩影,而今,中国的扩招问题更是日渐凸显。国内知名大学倚借985、211等名头,依靠该校名牌专业等造势宣传新专业,招揽大批望名校而垂涟三尺的学生;紧随“专升本”“取消三本,昔日二三本同为二本”的改革步伐,大批量几无口碑的学校也开始挺直腰杆向社会要人;期间,新增的学校,新增的学院,新增的课程科目,鱼目混住,五花八名。不为旁的,这种“看学校不看专业”、“有文凭拿就是王道”的默契共识让学校和学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大学疯狂的扩招下,大学的教师再也无力管教越来越多的学生,而平均素质下滑的学生面对这种来自不知谁之过的无力感,只能怪自己没选好专业,或者没跟对老师。疯狂的扩招,本科生的产业化生产,让在校大学生们越来越迷茫,他们无法确切知道自己“为何上大学”,“上大学究竟学到了什么”;却确切地知道了“上这样的大学是一种对青春的消磨”,“上这样的大学让人变得浑浑噩噩”,“上大学是在文明地啃老”,“上大学让家庭越来越穷”……
本该培养学生“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大学,却反过来让学生越来越愚钝媚俗,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