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董卿美国待产的私人自由和公共纷争

23.04.2014  11:15

  日前,央视当家花旦董卿因缺席节目录制而引发出走传闻,当事人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只是停薪留职赴美深造。央视也通过微博就“董卿辞职”传闻发表特别声明,称董卿将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深造学习,从未向央视提出过离职。不过近日有媒体获悉,董卿此次赴美虽然明为学习,但实际上是为待产。(4月22日《新快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董卿到底是去美国深造学习,还是去待产,或者两者皆有,引发公众关注。近年来,有条件的人移民、去海外生育,早已算不上新闻。但是每每有名人相关的风吹草动,一点点火花就引燃公众的强烈关注,甚至是声讨。2012年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因为说过“永远忠实于祖国”类似的话,并因此博得了很多人的叫好,当她移民的消息传出后,舆论的质疑和批评也比其他富豪移民更多。

  而这一次,董卿“真待产、假学习”的消息,同样让不少公众觉得董卿“虚伪”。事实上,董卿是否去美国待产,这个事实本身需要进一步核实;其次,即便董卿真的是去美国待产,这也是她的权利和自由。只不过,董卿的个人形象,特别是依靠国家电视台这个平台得名得利,突然说跑去了美国待产,难免让不少公众觉得“毁三观”。

  移民或者去海外生育本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移民潮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也并不罕见,但当一个社会出现大量移民(包括去海外生育),特别是富裕阶层和一个社会的精英大量选择移民的时候,这就要引起重视了。正常情况下,人趋利避害,所以才会有理性选择一说,某一阶层大量移民也是这么回事。国家内部可自由迁徙程度,反映的是一国公民权利受尊重程度;同样的,国际之间的移民,特别是一国人口大量移民它国,或者一国大量接收移民,则是截然相反的两面对同一个问题的反映。

  一方面,当下中国社会问题很复杂,深层次问题和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一些群体而言,移民(包括去海外生育)既可以说是理性选择,也可以说是用脚投票。对于普通人来讲,移民他国不仅仅涉及爱国情怀,更多时候是一种现实选择。

  另一方面很有意思,这一轮移民(包括去海外生育)潮竟然是在中国经济空前繁荣,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的今天。这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公众的期待,还有不少距离。特别是对于有能力移民的人来说,看重一个社会的方面更多,譬如我们常说的安全感,对社会前景的信心,既包括好的环境生态,也包括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还有对公民及私人企业发展权利的尊重……

  事实上,同样的不安全感以及各种矛盾和不满,不仅在富人身上有体会,绝大部分人普通人的感受更深。这些不过都是老生常谈,先富起来的阶层对此自然更是敏感。其实,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司法不公、权力出轨……受害的更多是普通老百姓。无非是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能力移民(包括去海外生育),而新富、精英阶层有这个能力。

  移民(包括去海外生育)潮持续了多少年,我们就讨论了多少年。有的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想移民的时代。这么讲或许有些夸张,但是这样的社会情绪和趋势令人生畏。国民对国家的信心,通过移民这个数字体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社会精英的选择尤其是风向标。唯有改变和进步可以让社会恢复平静,让大部分人、包括精英不再那么焦躁,不再想着非要移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