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悦:谁来考核公务员“随地吐痰”?
湖南泸溪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对公务员“德行”打分,除了会风会纪、工作作风方面违规会扣分,还对公务员不遵守社会公德进行扣分,随地吐痰、随意倾倒垃圾都是一次扣10分,也就是说5次随地吐痰年度考核就会不及格。(3月19日光明网)
普通人在他人面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着实有伤大雅。而如若公职人员在群众面前上演同等动作,可能其意味就不止这些了。为此,对公务员随地吐痰等失德行为予以量化处罚,看似很有必要。
在此笔者先想到一个典故。一群老鼠集中开会商量如何应对猫的威胁,其中一老鼠突然心生一计,说如果给猫系上铃铛,猫一靠近铃铛作响,就会提醒老鼠远离。众老鼠都觉得主意绝佳,但问题也跟着来了,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最终,一个看似不错的主意走进了死胡同。
回头来看,考核随地吐痰,是不是也就如同“给猫挂铃铛”?最大的“神似”之处,当是由谁来执行。既然是“随地”行为,这地界儿可就宽广了,这总不能让考核干部全天24小时陪同每个公职人员“静观吐痰”吧。也许有人会说,不需要考核者亲自出马,只需畅通举报机制即可。但即便这样,笔者也不容乐观。其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之间几乎不可能,谁会愿意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呢,再说自己也担心哪天不小心“吐”了遭“报复”。其二,群众举报更难,因为很多群众自己上访的事儿都久拖不决,这样的效率下,谁还有心思举报他人?
关于规章制度,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不外乎两种说法。一种是制度缺位,公众将很多不好的现象归咎于此。另一种则是不缺制度,而是缺好的执行,因为也有很多乱象背后其实本有一大堆的规章制度。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说法其实本质相同,而考核随地吐痰制度就是例子。一来,公务员也是普通人,专门为公职人员打造一款倡导文明的制度,那是不是意味着普通人就不受约束了?这算不算对普通人的制度缺位?二来,此制度一诞生,注定将“缺好的执行”而进入沉睡状态,只因没人能执行。
规章制度话题三言两语难尽,但某些制度背后的决策过程,却并非难事。殊不知,如此考核随地吐痰的制度,是不是又当了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