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过清明节:回奉化祭祖 先去上海扫岳父的墓

02.04.2015  13:47

民国风筝比赛旧影 资料图片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小长假。不少人都已经做好出门计划,踏春、祭扫……时光倒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时期的南京人清明踏春有哪些习俗?国民政府举行过哪些大型祭扫活动?通过查阅民国时期的《中央日报》,可以“窥见”一幅民国南京的清明图景。

清明放“春假”,南京人扫墓有“挑钱”的习俗

今天我们有清明小长假,民国时清明有春假。翻开《中央日报》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2日的报纸,上面登载了一条“京市各校今日起放春假”的新闻。“南京市立各学校,定于今日起,一律放春假三日,其余省立私立各级学校,亦多于今日起,照例放假,至各校学生,对春假期中之休憩计划,大多由数人或数十人,分别组织春假旅行团;远则前往沪杭苏锡镇常等地,近则赴栖霞山、牛首山、燕子矶等处游行,浏览天然景物”。放春假,显然是为了方便学生们踏春、祭扫。

扫墓,南京人俗称为“上坟”。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将此作为必办的大事。南京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胡卓然告诉记者,南京人清明扫墓有“挑钱”的习俗。全家拎着“春山”(盛祭菜供品的竹盒,一般为两荤一素),提着纸箔,捧着柳枝,扛着纸房子、纸马等,从各个城门出去,到城外坟山或者坟地,给自己的先人上坟。到了坟头要先除草,培土加帽,将纸钱用土块或者砖头压在坟顶,然后点香烛祭拜叩头。扫墓时还不忘把纸裁成长条形,挂在新绿的柳枝上插在坟头,新坟要用紫色的纸,老坟要用黄纸或者白纸,这就叫做“挑钱”。这个习俗在《白下琐言》中有记载:“清明扫墓,必以紫纸长条挂树枝,插于冢上,谓之挑钱。

扫墓车多限行,一家只准折一枝柳

今天清明放假,大家最担心的是出行的拥堵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这一交通问题就引起了关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6日《中央日报》上一篇题为《昨日之雨花台》的文章,描绘了前一天南京市民的出行盛况以及政府的治理办法。

4月5日那天上午,春雨连绵,午后天空放晴。下午一时许,雨花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有汽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各种交通工具衔接不断。有人骑驴而来,最为有趣。因为游人拥挤,政府特意加派警力维持秩序,在雨花路口旁竖起了木牌,上面写着三条注意事项,一、汽车停路西,车头向北;二、马车人力车停路东,车头向南;三、各种车马不得上山。

另外,报道中还写道,因为雨花台的道路多为山坡,以雨花石筑成,细雨潮湿,行人容易滑倒。特别遇有摩登姑娘,则更易跌倒,引人嬉笑议论。平日里清净的山头顿时成了喧嚣世界。

山中除了游人之外,乞丐也很多,其余大部分是小贩,有售卖雨花石的,售卖玩具零食的,还有投机小贩,从远处折得满筐的桃杏花售卖,每枝卖几枚铜元,插在瓶中。游人非常喜欢,买来后,顺手折柳枝斜插旁边。满山游客,人手持有一枝红桃绿柳,这已经成为游春的标志。

不过针对踏春折柳枝的习俗,政府也做了明确规定,当时雨花台为造林区域,周边踏青者太多,将柳枝几乎折光,为了防止这种不文明现象发生,1933年4月,政府出台了一个公告,规定今后扫墓,一家人只能折一枝柳,保护树林。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1948年。

放风筝比赛,超5万市民围观

清明时节,风筝也是踏春的标志物。不过,放风筝在民国时期还经历了一番波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首都警察厅以放风筝时打架斗殴经常发生为由,禁止放风筝活动,另外电话局也以有碍电线为由,加以禁止,所以放风筝活动间断了两年。

1934年,经褚民谊(时任行政院秘书长)提倡风筝比赛之后,风筝又重回历史舞台。人们踏春时,都会带着风筝出行,如老鹰、美人鱼、青蛙、蜈蚣等等图案,1934年4月6日的报道对放风筝有一段非常细节的描述:“昨日风势不大,故大纸鸢不易放上,其飞扬空中者,多属较小者。最妙者,纸鸢放至空中,双翼摆动,与真鹰无异,少顷,果一真鹰飞来,竟引以为伴,徘徊戏绕,亦趣事也。

1936年清明期间,安德门石子岗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风筝比赛。当年4月6日的《中央日报》报道了比赛的盛况,约有100人参赛,分鱼虫鸟兽人物六组,观摩人数超过5万人。这次比赛跟国民政府当时推行的新生活运动密切相关,因此政府格外重视,特意派官员担任裁判,总裁判是褚民谊,评定成绩后,另期给予奖励。另外警力部署严密,在中华门进出口划分人行道和车马跑道,保证秩序井然。

设立民族扫墓节,官方祭扫黄帝陵、明孝陵

市民们踏春祭扫,国民政府在清明节也有官方的祭扫活动,为此还特别设立了民族扫墓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6日,《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大篇新闻“西安各界昨在咸阳举行民族扫墓典礼”,邵力子、杨虎城等祭扫黄帝陵,举行民族扫墓典礼。陕西中部桥陵县是黄帝衣冠冢,也是民族扫墓节主要的祭扫的陵墓。中央规定每年举行民族扫墓,是“为发扬中华民族固有精神,凡为中华民族一份子黄帝子孙,皆有祭陵之权,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邵力子除了祭扫黄陵之外,还去参加周陵扫墓礼,去昭陵、茂陵致祭。据报道,西安各界到咸阳参加民族扫墓礼的人达万余人。

同一天的报纸上,还报道了发生在南京的另一个官方祭扫活动——国府暨首都各机关举行祭明陵典礼。据报道,祭扫于4月5日上午在明孝陵前祭堂举行。9时整行礼,国府主席林森主祭,行政院院长蒋介石等陪祭,参加的文武长官约600余人,东西分立,就位后奏乐,向明太祖遗像行三鞠躬,礼毕由主席献花圈,嗣读祭文,读毕奏乐,再行三鞠躬礼,到9点半礼成。

对民族扫墓节的设立,当时的民众反响很热烈。1936年4月5日的《中央日报》上有一篇题为《清明宜定为民族扫墓节》的文章,“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好办法,很值得提倡的。我很主张把清明定位扫墓节,凡是一切革命先烈的祭奠,以及其他殉国殉难寻址的人员的春祭,都改在清明日举行。同时,民众们也在扫墓节去祭扫先人的坟墓,以引起他们的孝思,促进他们的上进。

蒋介石回奉化祭祖,先去上海扫岳父的墓

除了官方的扫墓活动,清明节期间,民国官员们也自行扫墓。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5日的《中央日报》刊登了蒋介石赴奉化祭祖的新闻。蒋介石与宋美龄于4月4日抵达上海,先在上海祭扫蒋介石岳父的墓,下午从宁波转去奉化扫墓,三五日就将返回上海。对于这次祭扫,没有看到更详细的报道。

据有关资料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蒋介石又回乡扫墓。由于是抗战胜利后蒋的第一次回乡,奉化举行很隆重的欢迎仪式。从4月5日起,溪口各界就在蒋家祠堂演戏,欢迎蒋氏。大戏连演3天之后,蒋家又在武岭学堂演“还礼戏”3天。这些戏自然都是吉祥戏,蒋介石每次都悄悄入场,散戏后又悄悄离开,不惊动他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5日清明节,蒋介石带着儿孙祭母扫墓。蒋介石自己先行进行了祭拜,随后叫儿孙辈叩了头,并再三叮嘱要多叩几个头。这是蒋介石最后一次在老家奉化溪口祭祖。

专家说法

民国祭扫

更体现家族凝聚力

民国清明时节,南京人扫墓,从祭扫方式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我认为现在与过去最大的区别是家族的凝聚力。”南京著名作家、民俗专家薛冰说道。

薛冰介绍,过去墓地,都是百姓自己买一块地,一个家族葬在一起,集中在城南一带。像西善桥,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五六百年间,有一户人家,18代人都葬在那里。另外还有一户人家是这家人的坟亲家,替他们家看守坟墓。坟主人家和坟亲家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现在都是公墓为多,“坟亲家”这个概念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薛冰说,过去正是因为一个家族葬在一起,所以清明祭扫,家族里的人会一块来,家族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家面对祖先,团结一心。相较之下,现在扫墓一个家族一起祭祖的场面反而鲜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