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六年 南昌空港经济再起飞

30.10.2013  17:29

昌北机场停机场。海波 摄

昌北机场远景。海波 摄

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首个临空经济综合试验区,而其去年产值已达千亿元。此时,距郑州启动建设临空经济的2007年已过去6年。

同样在2007年,南昌市首次提出“临空经济圈”概念,期望依托昌北国际机场,建成刺激南昌区域经济腾飞的一块高地。让人遗憾的是,6年过去,南昌临空经济依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如众人期待的破茧成蝶。

而与南昌几乎同步酝酿临空经济的城市,不单郑州,武汉、成都等城市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顶梁柱”:武汉临空经济区成为当地第四产业城,到2015年将成为千亿产业园区。

时隔6年之后,南昌“临空经济圈”概念再次浮出水面,而且,它不仅仅是南昌市的举措,更是江西崛起强劲飞升的羽翼,意图打造为昌九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和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引擎。

六年蓄势, 南昌“临空经济圈”,将上升为省级战略。

正在萌芽的“临空经济梦

随着每年欧美市场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进入9月份后,南昌豪准电子公司数百名工人也比往常更加忙碌,这家企业生产的麦克风核心元器件,主要出口至欧美日韩等国家。

最近,公司几乎每天都要向客户发货,每天货值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但仓库门前看不到排队等待运货的大卡车。产品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特征得到充分体现,虽然货值不小,但每年货量仅几百公斤,80%都是通过航空运输。从南昌经广州或香港到美国,两天时间就够了。

翻过一个山头,开车10分钟就可以到昌北机场。”公司负责人朱纪文说,企业2009年访遍南昌市,最终选择落户桑海经济开发区,因为电子行业对于物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客户确定订单后,交货量大、时间紧,因此,豪准电子的总部也就坐落在距深圳机场20分钟车程的范围,客户和总部高管从深圳到桑海工厂,耗时不到两小时,甚至能实现“早九晚五”的正常上班制。

豪准电子对高效物流体系的需求,就是“速度经济时代”的明显特征。目前,国内临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规划。

所谓临空经济,就是依托大型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机场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经济,由直接服务和依托于航空运输的相关产业构成。其依托的就是像豪准电子这样的企业——产品体积小、质量轻、对时间敏感,其产品高附加值又能支撑航空运输的高成本。

实际上,早在2007年,南昌市就提出“临空经济圈”概念,以昌北国际机场扩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机场对南昌乃至全省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2010年出台的《乐化组团空间发展规划暨空港新区规划》中提出,依托昌北国际机场,大力发展直接与航空服务相关的产业,形成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空港新城。

如今,乐化组团开发正如火如荼进行,尽管南昌经开区、桑海开发区等区域也在发展一些与空港互动的相关产业,但南昌的“临空经济”仍处在萌芽阶段。

南昌的临空经济并没有清晰的发展总体思路。”业内人士分析,临空经济概念提出后,南昌市并没有全面探讨发展临空经济的可行性,也没有进一步探讨构建临空经济切实可行的方式,影响了临空经济发展进程和质量。机场是发展临空经济的内核,但南昌缺少推动机场发展的部署及机场与区域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

对此,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坦言,自“临空经济圈”概念提出后,南昌市确实存在推进不够的现象,这主要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当初只是更多地出于城市外围空间的发展考量,但实际上,这几年南昌市在重点打造九龙湖板块,对临空经济圈难以投入更多资源。此外,在几年前,南昌市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等都难以支撑临空经济圈的发展。

六年蓄势积累“起飞”能量

6年,南昌的临空经济梦想并未完全停步不前,而是一直在蓄势,积累再次“起飞”的正能量。

业界对于临空经济的“门槛”有一个共识:区域人均年收入3000美元,机场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是临空经济萌芽的界点。产业结构呈现较强的航空运输指向,所依托的机场航线网络通达,配套功能完善,客货吞吐达到一定规模。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关人士认为,虽然从南昌市整体经济状况、机场周边区域条件、南昌机场发展现状来看,临空经济还无法自生发展,但主动规划建设临空经济,是审时度势的谋划,如再不着手,恐又将失去一次机遇。

目前国内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所在地区全部规划了临空经济,旅客吞吐量在500万至1000万的机场所在地区有八成规划了临空经济。而2012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600万人次,预计“十二五”末,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

同时,南昌市已经具备建设临空经济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条件,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发展临空经济一般要求的3000美元标准。以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以会展、物流、服务外包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产业结构的临空成分正迅速提升。

而昌北机场15公里范围内,“水、陆、空、铁、轨”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凸显,为发展临空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桑海经济开发区分布在机场南北两侧,较好的产业基础、物流基础和科教配套条件,为建设昌北机场临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腹地支持。

整体上,昌北机场现阶段综合实力与郑州临空经济布局时的新郑机场相似,具备支撑临空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条件。”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凌云表示,我省属于中部内陆省份,发展临空经济,是把不沿海、不沿边的地缘劣势,变为直接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高地和地缘优势的必然选择,对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郑州临空经济是国内较为典型的内陆临空经济模式,其发展路径可成为南昌临空经济圈提供“样本”。

郑州临空经济建设至今经历三个阶段:从2007年到2009年处在“捏雪球”阶段,优先发展机场,打造郑州航空枢纽,启动航空城规划,夯实临空经济基础;2009年至2011年处于“滚雪球”阶段,建立综合保税区,构建内陆无水口岸,吸引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驻,实现临空经济滚动发展;2011年后进入“堆雪山”阶段,在全国首先提出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构想,并在今年3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临空经济实验区,将获得国家在口岸通关、航线航权等诸多政策支持。

成昌九一体化战略支点

有这样一个传奇:数十年前,迪拜还只是沙漠,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为世界名城,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场是重要因素。巨大的人流物流,超常的信息能量,广袤的辐射区域……大型机场往往被比喻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和翅膀。

凌云告诉记者,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发达,铁路、水路交通四通八达,但航空业发展严重滞后,成了我省实现中部崛起的一块短板,临空经济的发展可以补齐这块短板。

今年6月下旬至7月初,省法制办、省发改委、省机场集团等部门赴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宁波等地进行地方立法调研,诸多省市大眼界、大战略的临空经济发展势头让调研组震撼。为此,凌云等人联合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交了一份《推动临空经济超常发展 打造江西新的核心增长极》的调研报告,并先后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郑州临空经济的发展为其带来了“雁阵效应”,这也正是我们对南昌临空经济圈的期待。

截至去年底,郑州临空经济区内龙头企业富士康生产苹果手机占全球总量70%,现有73家富士康配套企业、100多家富士康协理厂商以及周边100多个配套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入驻临空经济区。今年一季度,郑州航空港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0.9%,占全省进出口56.3%,对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1.2%。

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赖南京说,如今的“南昌临空经济圈”已经跳出南昌放眼全省进行谋划,成为一项重要的省级战略部署,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来建设,同时也是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板块,成为密切昌九两市经济社会互动的重要区域。毫无疑问,南昌临空经济圈未来将成为我省加速崛起的“发动机”。

赖南京表示,国内临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是站在全省的层面进行推动,从全省的高度进行布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就是“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战略定位就包括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9月18日,南昌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建设总体思路》,明确提出,要把临空经济区建设放到昌九一体化的大局中去谋划,高起点定位、高层次规划、高水平开发,为昌九一体化发展提供战略支点和重要平台。

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说,目前,南昌已启动临空经济圈的规划编制工作,下月初稿将出炉,年底前就能敲定蓝图。几天前,他赴九江市德安、永修、共青城等地考察,“从昌北机场到共青城开车不过40分钟,完全可接受机场的辐射”。

按照正在描绘的蓝图,南昌临空经济圈的功能将向九江进行扩散。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主要围绕机场周边进行布局,更大范围的产业区可能会纳入永修县部分区域,辐射区则将延伸到共青城。

据了解,南昌市有关部门已经着手与诸多国内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洽谈,整体打包开发临空经济区10平方公里核心区,对已经确定的功能,将采取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模式先行启动。

蓝图变现实仍待时日

临空经济,正在赣鄱天空中绘制着充满想象力的蓝图。然而,要真正实现振翅高飞的梦想,路仍很长。

在桑海经济开发区,由香港威裕环球集团投资10亿元的桑海新医药谷物流产业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明年3月一期工程将投入运营,成为中部地区快捷、高效的医药产品供应中心和医药物流产业示范基地。

该项目总经理王治诚说,医药产业对航空物流高度依赖,如疫苗、制剂等医药产品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高,之所以落户桑海经济开发区,就是因为这里有地处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按他的设想,依托临空优势,这里今后还将成为省外大型医药企业的仓储基地,辐射周边省份。

对于操盘过成都、西安、广州等多个临空高端物流项目的王治诚而言,目前,南昌发展临空经济还有诸多“”要过。

昌北机场目前还没有全货机经停,这在国内省会机场中比较少见。”王治诚说,目前南昌航空货物外运都是客货混装,如果客机货仓在其他地方已经装满,那南昌的货物就上不去。

机场是发展临空经济的核心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之所以受到诸多相关产业的青睐,在于其构建了四通八达的航路,以郑州机场为中心,2小时航程内覆盖人口大约12亿,GDP大约43万亿元,分别占到全国的90%和95%。相比较而言,昌北机场在航线覆盖方面要弱势很多。

此外,目前,昌北机场集疏运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临空经济内核的枢纽功能,对临空经济的运行效率及对资源的吸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综合保税区的缺失,使得南昌发展临空产业缺少吸引临空产业集聚的重要支撑。

对此,柳华表示,目前,省市共同支持南昌临空经济圈的各项政策已在同步酝酿之中,相信不久后就能正式出台。而构建无缝对接的枢纽型交通是其中的重点,将争取提前将地铁1号线延伸至机场。此外,酝酿多年的“江西航空”组建工作也已进入操作阶段,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也在争取早日上马,这将为今后我省构建完善航空体系赢得主动权。目前南昌市也正在全力向国家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并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建设“无水口岸”,使之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

柳华对于南昌临空经济圈的建设表现出了乐观,当这些障碍被逐一扫除后,就是南昌临空经济梦想拨云见日之时。(郑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