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蓝:社区公章怎么就成了“万能公章”?

01.04.2015  11:52

  家住江西南昌西湖社区的老李说,他去年4月骑电动车时顺路带了一位朋友,车被交警扣了,被怀疑是非法营运。交警部门告知,如果要取回,需社区居委会开具证明:该电动车为居民家用,并未参与非法营运,“有没有营运,社区怎么会知道。但没办法,只能缠着社区盖了章。”种种证明都得找社区,不少办事的居民也是一头雾水,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不应该。“基本上都是相关单位要求,为了办事只能照做。”一位受访市民说。(4月1日《人民日报》)

  最近几年,需要到社区盖章的证明越来越多,从低保、计生、房管到独生子女证明、死亡证明,甚至夫妻双方“感情破裂”都要到社区开证明方可离婚。这些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用途不仅让人感慨,社区公章怎么就成了“万能公章”?而群众办事怎么就需要盖这么多章呢?

  要求办事群众到社区“盖章”,从本质上说就是在推卸责任。实际上,很多事项的真实性都是需要办事单位自己去核实或者监督的,但是,有了一份社区开具的证明,就可以把失察之责转嫁到社区的头上。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单位的慵懒散作风息息相关。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就把工作都推给社区,以投机取巧。

  那么,如何给社区和群众减负呢?除了要加快见证放权的步伐,该取消的办事环节要取消,该简化的办事流程要简化,该合并的办事部门要合并之外,还要给一些单位的不良作风“补课”,对故意刁难群众的,更要从严问责。更重要的是,笔者以为,不妨推进群众办事平台的“大数据化”,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例如,获得授权的单位,就可以通过公民身份证号等信息,检索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材料。用数据化、网络化的思维来提升工作效率,也提高工作的准确度。

  “万能公章”不仅让群众“跑断腿”,也让群众心寒,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决不能让这样的“中梗阻”所阻断。所以,要多管齐下,从制度上、作风上乃至技术手段上“对症下药”,让群众真正得到改革的实惠,感受到政府服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