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茜湄:杜诗里的春天

13.05.2015  10:23

  一、杜诗里的春天是愤怒的。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是《丽人行》的开篇,阳春三月,正是游人赏春、踏春的美好季节,织女如云。“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丽人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奢耻荒淫的生活。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后面写道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这个愤怒的春天,杜甫已不是《望岳》中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热血青年,生活中的处处碰壁,看够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初到长安的一腔豪情都化为了对黑暗朝廷的悲愤。所以时时留意民间的疾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路边塞告急,民不聊生,而得势的杨家却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春天行酒做乐,霓裳舞衣整天唱响,渔阳鼙鼓怎么不揭地而来?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而我想的是,当杜甫写下这首诗时会不会脑子里浮现他所祟拜的李白为拍杨贵妃马屁写下得《清平调三首》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指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二、杜诗的春天是哀伤的。

 

  在安史之乱后的一个春天,杜甫除了写下了人人熟知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诉说战乱后的感慨外,其实在第二年的春天写下的《哀江头》更显哀伤无奈,意境更加深远。《哀江头》这首诗可以是《丽人行》的延续,如果《丽人行》只是描述一个路人对杨家势力不满的话,这首《哀江头》就是直接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造成国家巨大的灾难所发出的愤慨。“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百姓的生活和诗人的生活都因皇帝的寻欢作乐而改变!此时的作者也从一个不得志的书生转化成一个为生计奔波、但又仍忧国忧民的中年人,逃出长安,投奔唐肃宗的路上,四处是叛军,心烦意乱都分不清城南城北了,“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月城北”国破山河碎,此时的心境怎地一个“”字了得。这春天春景让诗人肝肠寸断!

 

  三、杜诗的春天是伤感的。

 

  杜甫投奔肃宗后,并没得到重用,报国无门,只能无可奈何地写些伤春、惜春的诗自己宽慰自己。如《曲江二首》中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曲江对酒》中的“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因为仕途失意,因为“男儿身不成名身已老”,白发苍苍的老杜面对美丽的春景,发出的是内心的苦痛和伤感。“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进取无门加上生活颠沛流离,人生已迟暮,只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依然热烈,这些复杂的情感在一首《蜀相》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祠堂外的老杜老泪纵横,无限伤感,读到这首诗的后人亦“独怆然而涕下”泪溢满面,或为诸葛亮,或为杜甫!遭受再大的打击,杜甫想为国出力的一颗心到他死都没改变过,所以杜甫也得到了我们后人永远的敬仰。

 

  四、杜诗的春天是短暂的喜悦

 

  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一家人在成都草堂过了几年安逸的生活。“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尽管这美好的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结束。他在此平静的生活期间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景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有那首我最爱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泥暧睡鸳鸯。”春景如此美好,万物生长,一切欣欣向荣,怎么不让人满怀喜悦,即便是一个内心饱经沧桑的人。其实,杜甫真正短暂的喜悦表现在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诗作于诗人52岁那年春天,飘泊在外多年突然听到降军投降了,可以回家乡了,一时激动,写下了这千古名篇。可惜快乐是短暂的,叛乱虽平,社会矛盾激化,“青春作伴好还乡”只是梦想。供给作者一家生活来源的严武突然死去,作者被迫离开成都草堂,从此人生的最后几年更加飘泊,这时的杜甫已是一个多病缠身的贫困老人。

 

  五、最后的伤春

 

  杜甫出蜀后,过着以舟为家,漂泊不定的日子,常是“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春”“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满托此身。”在过着这样贫困交加生活的同时,他却依然关心国家的安危。在那首《小寒食舟中作》的诗里,作者都已是“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的老弱身躯,却依然对长安怀着无限深情“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后来的辛弃疾词中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首诗。杜甫最后的伤春表现在《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全诗没提一句安史之乱,国家不幸,却道不尽的沧桑,作者初进长安意气风发,才气被许多达官贵人赏识,受邀聚会,常碰到一样有才华的音乐家如李龟年,四十年后相遇江南,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凄凉满眼对江山。对诗人来说,这首诗联结着二个人四十年的时光,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入诗中,话不尽的凄凉。诗人的人生也在这首诗后不久黯然老去,从此唐诗上有了一个发光的名号“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