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薪酬改革 别只看“涨薪”“降薪”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明确今年将推进所属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其中,上海、广东等4省市在提出薪酬制度改革同时明确将推进包括“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在内的用人制度调整,河南、广东、山西等3省提出规范履职待遇、职务消费或业务支出等
“扣除三险两金后,我的月薪是7800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在小组讨论时一句话,引发会内会外的广泛争议。
争议背后,是公众对这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期望与关注。今年初开始实施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收入、任期激励三部分构成。相关考核办法本月出台。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至少22个省区市明确将对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进行改革,今年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任期契约管理全覆盖,统筹推进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有着双重身份的央企、国企高管薪酬究竟多少合理?陆启洲自曝月薪后又进行了澄清,这只是基本工资,没有计入年度绩效和任期绩效。他透露,如果绩效、中长期激励都完成,他一年可以拿到约50万元,此前他最高年度曾拿过80多万元。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代表提到,一些央企、国企高管的薪酬引起社会诟病,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薪酬制度却“落后一拍”,亟待完善。但同时也要看到,一谈国企薪酬改革,总会陷入单纯“涨薪”或者“降薪”的误区,这样的想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精神。无论是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还是陆续启动的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都要在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在体现所有制特征、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方面找到结合点。
对此,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应该明确一个原则:体现价值并鼓励先进。因此,必须加大考核监督,对不合理的偏高甚至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考虑效率,对确实有贡献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水平相当的薪酬,要做到这些,最为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
今年,“职业经理人制度”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认为,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企可以尝试经理人制度:“上海这一轮国企改革中应该形成一支跨国经营、全球视野、懂得全球游戏规则的企业家队伍,让企业家在改革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借鉴这一国际广泛运用的市场化经营模式,让国企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是不是就能做到公平?
“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应和他的身份、高管的产生方式相符。”有代表提出,按照党政干部方式任免的高管,应当参照党政干部的薪酬来进行改革,而按照市场机制聘用的高管,像职业经理人,应该在服从市场规律的情况下进行改革。
“我们这项甜蜜的事业最近有点苦!”葛俊杰说,受技术和国情的影响,目前国内蔗糖生产成本已远比国际进口要高,但为蔗农的生存环境,他们仍然支付蔗农全额薪金。一些代表说,国企与一般企业不同之处在于承担了相当部分的社会责任,如果完全按照经济效益来考核“当家人”的工作安排薪酬,显然有失公允,需要更符合他们工作实际的计酬方式。
张兆安表示,央企、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不仅仅是要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通过包括薪酬改革在内的各类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动力、活力和发展潜力。
(本报北京3月10日专电)
【实践】
国资国企改革上海试验加速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在全国率先发布后,制定实施一系列国资国企改革配套政策,建成国资流动平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今年试验继续加速,根据今年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加快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任期契约管理全覆盖,统筹推进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截至2014年底,上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统计显示,去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541.63亿元,同比增长12.7%; 缴纳税金1700.93亿元,同比增长14.9%。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2015年要重点在国资国企改革四个方面争取有新的探索:一是国资流动平台规范运作,实质性启动部分的国资流动项目有新的探索。二是要在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发展混合所有制方面有新的探索。三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制、创新转型的双轮驱动方面有新的探索,为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作用。四是要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国有企业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在推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方面有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