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一种满怀期许的忙碌

02.03.2014  19:38

  中新社当雄3月2日电 题:藏历新年:一种满怀期许的忙碌

  中新社记者 唐朝杨

  3月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亮远方的雪山,俊巴一家便开始忙碌了起来,这一天是藏历的大年三十。

  这里是距拉萨市约4个小时车程、前往当雄县城也需驱车半小时、仅有100多人口的的小山村。藏历新年的古老传统一直在这里延续。

  随着俊巴的母亲点燃牛粪火炉,持续一整天的迎新年准备活动便正式启动。

  尽管按照习俗在此前一天家里就进行了大扫除,但俊巴一家还是一起行动,对家里的死角再次进行了清扫。

  简单的早饭过后母亲开始做过年期间所需的吃食——炖大块牦牛肉、煮人参果。妹妹在一旁帮忙打杂,而外婆则绕着房子转起经来。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俊巴担起了挂经幡、换香布的职责,“这必须由家里的男人来做。”俊巴说。

  挂经幡有讲究,从上到下经幡的颜色分别为蓝、白、红、绿、黄,“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空间、水和大地。”俊巴介绍,经幡上印有经文,意在借风将经文传播到世间各地。

  香布则是各家门窗上装饰的五彩布帘,每年藏历新年到来前都要更换一次,有除旧迎新的寓意。因为梯子不够长,俊巴只好趴在屋顶费力地更换香布,累得他完工后一直在揉自己的腰和脖子。

  母亲炖好吃食后开始了一天最重要的工作——摆切玛。

  切玛是藏族民众在新年期间最重要的供奉、迎客物品,即在一个木制钵的一头装满青稞,另一头装满拌好的酥油糌粑,都垒成金字塔型,顶上插上几根五彩麦穗,中间插上一对酥油花。

  切玛平常供奉在家中,寓意丰收、吉祥。如果有客人来,主人便会献上切玛,客人则用右手分别抓出少许青稞和糌粑,而后道一声“扎西德勒”,同时分别向空中洒三下,手中剩下的糌粑则放进口中品尝。

  摆完切玛,母亲和妹妹又开始给佛像摆供品、换哈达,随后又在客厅里摆满了各种水果、糖酥糕点以及牦牛肉干等招待客人的吃食。

  待到下午时分,俊巴和妹妹又要出门去干更加费力的活儿——去山下的河里搬冰块。“冰块摆在围墙上,洁白的冰块象征吉祥,能给家里带来好运。”俊巴说。

  记者和兄妹俩一人扛着一大袋冰块从山下往家里走,高原缺氧、寒风刺骨,走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喘大气,不过当阳光照到围墙上的冰块,整个房子被装点得熠熠生辉时,每个人脸上都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晚上,一家人终于可以坐下来看看藏历年晚会,但不像农历春节有守岁的习俗,不到晚会结束,母亲和妹妹便着急睡下了,“他们明天一大早便要起床去背今年第一桶水。”俊巴说。

  新年的第一桶水在藏族民众看来是最圣洁的。大年初一的凌晨,不能看表,当北斗七星移至东山顶上时,母亲和妹妹便背着水桶、拿着手电走进了寒风中。

  取回来的水要先倒入茶壶做酥油茶,等到早饭时,全家人便坐在一起,每人都要吃一点切玛里的糌粑,喝上一杯用新年第一桶水做的酥油茶,持续一整天的忙碌也算到此告一段落。

  所有的忙碌都是在为来年祈福,期待生活能更好。“这种忙碌是很享受的,因为是和家人在一起,也因为能在来年给家人带来好运。”俊巴说。

  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欢庆成了关键词。串门、聊天、吃美食、喝青稞酒、跳锅庄,新一年的生活以这种喜庆的姿态拉开序幕。(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