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效应,江西显现“金融洼地”
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富集的金融资源更是夯实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今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金融的强力支撑,金融的发展又推动经济稳中有进——截至11月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030.11亿元,比年初增加1900.25亿元,比年初增长17.07%,同比多增176.41亿元。全省企业直接融资累计达513.64亿元,同比增长37.87%。
经济稳中向好的江西,对资金、资本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资金流入速度明显加快,数量明显增加。
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畅通渠道力挺实体经济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流动性趋紧,江西金融机构贷款仍然保持逆势快速增长,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这一突破是如何实现的呢?
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南昌中心支行有关人士表示,处理好金融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是全省贷款逆势快速增长的关键。今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支持全省实体经济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重点突出了“两个聚焦”——聚焦区域发展战略、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随着昌九一体化进程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赣东赣西经济板块“两翼齐飞”,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持续高涨,“金融洼地”日益凸显。统计数据显示,抚州、吉安、宜春三市的贷款增速分别达到25.61%、25.46%和23.77%,列全省前三位。
与此同时,全省金融机构主动服务,多措并举,积极向总部争取增加信贷规模等政策支持,并从省外融入资金。截至11月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9235.36亿元,比年初增加2394.98亿元,增幅达14.22%。
专家分析,现在,江西已进入产业加快转型阶段,也到了进一步运用金融杠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信贷资金的稳步增长,为江西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补长直接融资“短板”,债市发展快马加鞭
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偏小、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偏弱,是江西经济发展的“短板”。今年以来,这块“短板”补长了不少。
省政府金融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企业直接融资累计达513.64亿元,同比增长37.87%,占全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同比提高0.29个百分点。企业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突破300亿元,达328.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9倍。发行企业债券131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0.34个百分点。
翻阅这一年江西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绩单,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奉新华春色纺公司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2亿元,成为我省第一家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企业;赣州发展投资集团35亿元中期票据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赣州市第一家成功注册发行中期票据的企业;省高速集团1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顺利注册,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资格的地方企业;南昌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12亿元企业债,成为我省全国百强县发行企业债第一单……
这些亮点,显示出江西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正在逐渐提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的速度正在加快,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江西企业、江西经济的认可。
我省还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和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帮助小微企业和民生项目走向直接融资,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目前,赣州、南昌、宜春和抚州4市正积极推动开展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试点工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5家承销银行,起草了我省保障性住房定向工具发行方案,努力推动我省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扩大直接融资的民生受益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省有32家企业先后47次实施融资,在银行间市场还有注册未发行债券金额达290亿元,发展后劲强劲有力。
本报记者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