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半街九十九巷 古代南昌街巷命名彰显“草根智慧”南昌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条半街九十九巷”,被称为南昌地名的“活化石”。1926年,南昌城区面积仅5.8平方公里,路名达503个(发展至今,成为古地名)。今年
南昌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条半街九十九巷”,被称为南昌地名的“活化石”。1926年,南昌城区面积仅5.8平方公里,路名达503个(发展至今,成为古地名)。今年,随着瑶湖航空城内百余条道路被命名,已有930多个路名的南昌将进一步扩大——城内将有道路千余条。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曾经的古地名已失却近半。2日,记者走近“老南昌”,感受三条半街的历史变迁和九十九巷的人文故事。 “三条半街”,实为四条大街
记者了解到,民谚所称“三条半街”,其实是4条街。古代人们往往把南北方向延伸的路称为街,把东西方向延伸的路成为道。民谚中的4条街都是南昌古城的南北干道。
南昌市地名办顾问陶端正告诉记者,按照保存下来的1926年南昌古地图,三条半街是指东大街、西大街、中大街和半步街。其中,东大街在象山北路上,建德观至上水巷这段距离;西大街则在榕门路附近的子固路上,从李家巷(今李家路)至鼓楼下(古地名,现已消失);中大街在胜利路中段,古地图显示其起于射步亭止于新建后墙(古地名,现已消失);而半步街也有别于现在的半步街,古地图显示,最早的半步街是从新建县前(古地名,现已消失)至如今的大士院这段距离。
陶端正表示,在古代,南昌的地名指称范围很短,往往一两百米就是一条街,我们现在的中山路在古代从东到西一共有14个不同的名字——其自东向西分段称为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万子祠街、府学东街、府学中街、府学西街、书街、甲戍坊、五把公所等等。“一小段一个名字,找路找人都很好找。”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半步街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比其他的街要短,“半步”就跨过去了。实际上,半步街在4条街中,并不是最短的,相反还是比较长的一条。在南昌市地名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测量了民谚所称的这4条街的距离。记者发现,最短的要属东大街,仅约120米长;而半步街与中大街、西大街均长约170米~180米。
陶端正表示,这是因为古代的地名并未精细化和标准化,而是当地百姓约定俗成的一种通俗易懂的叫法。有的街道卖棉花就叫‘棉花街’,系马的地方就叫‘系马桩’,卖猪的地方就叫猪市街(今绳金塔街,曾有猪行十多家),交易羊肉的地方就叫羊子巷。由此可猜测,在古时,半步街并不短,但可能比较窄,道路不宽,所以百姓称其“半步”街。
人流物流商流齐聚三条半街
这些地名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不仅能记述历史地理的变迁,还能留下重大事件的烙印。当然,也有的是载录着工商贸易、民族宗教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名人轶事、趣闻传说等等。南昌的地名亦是如此。
记者了解到,自古以来,“三条半街”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和上海的南京路一样,是南昌城最繁华的街市。其地理位置极好,靠近章江码头。在交通不畅的当时,水路畅通,让三条半街附近聚集了人流、物流和商流。
中大街曾是胜利路的主要街道。如今,走在胜利路上,两旁商家叫卖的广告声、热闹的音乐、欧式建筑上打折促销的海报,都处处闪亮着时尚。
中大街几度易名最终更名胜利路
陶端正介绍说,回顾历史,中大街后来随着胜利路的易名,就此从古地名中消失。
1928年,为拓宽并装修初级路面,中大街随着附近的洗马池、佳山庙、杨家厂、开元观街、褡子巷街、吕祖祠街、德胜门正街统一改称德胜路。
据史料记载,道路拓宽前,中大街是一条宽窄不一、麻石铺贴而成的道路。两旁的建筑却大多为“洋气十足”的欧式风格。
1937年,国民党当局为向蒋介石献媚,将德胜路更名为中正路。1942年,日军扶植的“南昌治安维持会”、“伪市政府”又将中正路改为兴亚路。
据陶端正介绍,当时,大部分日军驻扎在昌北地区,城北住宅多为日本人公馆区,兴亚路便成为日军由市郊进城的必经之路。沦陷初期,南昌入夜宵禁,停止供电。兴亚路的北端设有日军检查哨,沿路侧街偏巷一律安装倒刺铁丝网。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后,复名为中正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南昌把中正路改名为胜利路,并沿用至今。
至此,这条不长的中大街承载着南昌近代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既留下了明清时代的烙印,也蒙上过国民党执政、日本军侵华的阴影,最终刻上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胜利的辉煌。
九十九巷命名显“草根智慧”
陶端正告诉记者,南昌古城内的九十九巷并无专家考证,但南昌的巷子颇多,均在七门之内。其得名也很有市井气息,平常百姓总能在日常生活中将道路命名得独一无二。如,鹅颈巷是因为这条小巷曲折多弯而得名;松柏巷则反映的是成巷之前这里曾经松柏成林;如今的系马桩附近曾是老贡院和一片桃林,每当考试季节,应试的考生从远近城乡长途跋涉云集贡院,贡院里是没有拴马的地方,于是考生们纷纷把马拴在贡院附近,并在那里休憩,因而得名系马桩街。
●高升巷入门求官得“高升”
传颂较为广泛的,是高升巷的由来。据南昌市地名办记载,明太子太师严嵩是江西分宜人,在南昌建有一座府第,坐落在今友竹巷内。此人大权在握,独断专行,贪婪无度。凡欲在官场飞黄腾达者,都得给他行贿拉关系。严家的后院,种满了友人赠送的名竹,称友竹花园。严府的后门有一条小巷,位处东书院街的北侧。为了避人耳目,凡来给严嵩送礼买官做的人,大多数都是经过此巷从后门入府的。天长日久,群众把这条小巷称为高升巷(今已并入友竹巷)。
●荆波宛在颇具传奇色彩
地处于都街北段的荆波宛在巷,也很有故事。据说古代有个叫荆波的人,死后南昌人民为纪念他,故取名荆波宛在。但民间另一传说则颇具别样传奇色彩。相传在清康熙年间,巡抚佟国襄来南昌上任,这天夜晚,他乘坐的官船在来南昌的途中停泊在赣江边的一处崖岸旁边休息。呼呼大睡之际,佟巡抚得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红脸的人走到他耳边说:“崖将崩,快起锚!”佟说,“请问你是何许人氏”?答曰:“我乃南昌荆波宛在人氏。”话毕即飘然而去。官员梦醒,立刻起锚,不一会崖岸果然崩塌,佟逃过一劫。
来到南昌后,佟巡抚派人遍访全城寻找荆波宛在,只见城东有一古庙,庙门匾额上刻有“荆波宛在”四个金色大字,供奉的是关公—关夫子,人称关帝庙。佟方知,原来梦中红脸的人是关公,还托梦救他一命。为此,他捐资修庙、铺路,人们就把这段路称为荆波宛在。1970年,该处统一改称于都街。
●高桥巷明月当空向天求子
高桥巷一名则是由高士桥演化而来,该桥虽早已无踪迹,但此名称却告诉人们,这里曾有过一条从抚河通往西湖的水道。
说起高士桥,年龄较长的“老南昌”可能会记得,南昌求子习俗的诞生地,就在此处。相传,古代的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士桥(现称高桥),高士桥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或相约,或独行来到高士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般便可生男孩。清代刘一峰曾作《高桥行》诗一首,后人为此可窥当时拜月求子盛况。诗曰:“高桥月明当夜半,前呼后呼女郎伴;传言拜月过中秋,便好生儿嫁石头。”现高士桥早已拆除,仅留下一条名为“高桥”的街道,而这古老的求子习俗,也被现代文明所淹没。
征集令
你对南昌历史有何感兴趣的?你希望了解南昌哪方面的风俗?你对在南昌发生的哪些旧物、旧事弄不明白?欢迎你来点题,本报将予以采访。读者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91—86849117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与本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