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何处可“救急” “内厕外放”解难题

06.05.2015  13:37

  常言道:“人有三急”。一旦遇到内急,找不到厕所怎么办?5月5日一早,红谷滩新区沙井街办市容所所长胡国华在赣江大道巡查时,就目睹了一中年人在绿化带上“解大手”。对此,胡国华只能摇摇头。

  按人口和地域面积比例计算,红谷滩新区需要配备51座公厕,缺口达35座,其中地处中心区域的沙井街办公厕缺口更为严重。为此,沙井街办在南昌市首推“内厕外放”(单位厕所对外开放),目前有行政事业单位、酒店、医院、宾馆等13家单位加入。

  “南昌市国税局等沿路沿街单位已经初步同意加入。”胡国华说:“争取在中心城区说服60家单位加入这个行列,解决流动人口的如厕难。

  公厕少 如厕难

  红谷滩中心区南起南昌大桥引线,北至庐山南大道,东临赣江,西靠昌九高速公路和乌沙河,面积超过13平方公里,这里聚集了南昌市众多高端写字楼和商场,是全省的中央金融商务区。

  “按照国家卫生城的标准,红谷滩中心区至少要建设30座公厕,如今只有赣江大道、碟子湖大道等较偏的地方,建设了5座公厕,远远没有达标。”胡国华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流动人口也超过10万人,这导致了出行人群如厕难。

  “建设公厕首先要选好址,然后要公示,在公示阶段,周边的一些单位和居民会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反对的声音很强烈,公厕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南昌市城管委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想建一座公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本来选址批地就很困难,而且在公示阶段附近的单位和居民考虑到公厕会产生气味,会影响周边环境,往往会反对。

  据了解,红谷滩新区类似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之前相关部门准备在赣江中大道和丽景路交界处的绿化带上建一所公厕,却遭到周边小区居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搁浅。还有一些公厕的选址会遭到附近酒店等单位的反对。“2015年,南昌市新建10座公厕,红谷滩新区没有列入其中。原本红谷滩新区自行购买10座移动公厕,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有落实到位。”胡国华说:“为此,红谷滩新区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推行‘内厕外放’,首先从沙井街办开始试点。

  负责该项工作的沙井街办市容所副所长罗斌说:“谈了20多家单位,最终只有13家单位同意加入。

  解难题 利民生

  在沙井街办市容所提供的“内侧外放”名单上,记者看到了红谷滩新区管委会、红谷大厦、建设大厦、南昌市工商局,以及诸如赣悦轩等宾馆、酒店。

  5月5日10时30分许,记者体验了多家“内厕开放”的单位,在其50至200米范围就设立了“内厕外放”指示牌,并标有指示箭头。在赣江大道与会展路交叉口,记者见到了红谷大厦“内厕外放”的指示牌。在大门口,门卫询问记者找哪个单位,记者表明来意后,门卫保安告诉记者,一楼厕所向左转。在红谷滩新区管委会大楼,南昌市工商局大楼,门卫均客气地让记者如厕。在一些“内厕外放”的酒店、宾馆,记者也能顺利如厕。

  红谷滩新区“内厕外放”试点由沙井街办环卫所负责。据副所长罗斌介绍,去年11月份开始酝酿,今年年初开始试运行。“内厕外放”模式在杭州、海口等部分旅游城市早几年前就推行了,反响很好,而在南昌市推行还是头一次。

  “在我们联系的过程中,也遭遇许多商家、单位的拒绝,他们担心人流量过大带来的厕所管理难题。”罗斌告诉记者,沙井市容所会定期向“内厕外放”单位发放洁厕用品,并印制了文明如厕标语,鼓励其加入。据了解,对于这些“内厕外放”的单位,沙井街办市容所每月会向其提供4瓶空气清新剂,并为其配备15至20卷纸巾。

  胡国华告诉记者,市容所每天有60至70外来人如厕,初步统计13个“内厕外放”点至少服务了3万多人次。

  “随地大小便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却也折射出城市公共厕所资源的严重不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圣中表示,住房、医疗、养老是民生问题,吃饭、穿衣、入学也是民生问题。如厕问题看上去是个小事,但吃喝拉撒是人的生存需求。因此,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解决如厕难就是个民生问题。“内厕外放”在无须政府投入的情况下,使这一民生问题得到缓解。但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在空白区域加大建设公厕建设力度或摆放移动公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公共服务品质。

  江西日报记者 余红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