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儿童文具不应玩具化

15.05.2015  12:01

  按道理来说,儿童的文具用品应该属于一种低值耐用品。过去家庭里孩子多时,一个书包往往是老大使后老二背,一支钢笔也常常是大人用罢孩子“继承”。而现如今,历来花费不多的文具用品却发生了令人惊诧的变化:一个书包标价200元以上,一个文具盒可以卖到60多元,一个转笔刀要28元,买一块橡皮也要花4-5元……

  其实,这些高档次、高价格的儿童文具用品,就其用途和功能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在装饰上搞些了花样,把文具用品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罢了。现在不少孩子有一种文具盒:孩子揿动盒体上不同的部位,即能分别出现尺子、橡皮及与上课毫无关系的小镜子、温度计等等。

  在这些高档文具用品面前,孩子们对其价格的高低根本不予考虑,只是这些文具的新奇巧妙对他们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于是,有的孩子磨母亲、央父亲、求爷爷、找姥姥,哭着闹着非要不可。可是,他们之中有的一旦把高档文具用品买到手,其作用就发生了“转移”。许多孩子在课下拿出文具用品互相攀比、争奇斗艳,有的则拿着高档文具用品向小伙伴们摆阔气、抖威风。一位当了二十几年的老师对我们反映说:现在的一些孩子成为高档文具用品的主人后,充分发挥这些文具用品的玩具功能,有的在课堂上玩文具盒、玩转笔刀等东西,连老师的讲课都听不进去,有些学生因此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学生文具用品的玩具化、高档化,对众多的家长来说是不堪重荷的。一些有见识的家长和老师,从内心对眼下的高档文具用品之风充满着忧虑。他们认为,买高档文具用品花钱多少并不重要,重要是高档文具用品与造就高质量的学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反而会给孩子在心理上带来不良影响。许多老师和家长们都希望有关厂商不要想方设法地发孩子的财,应该改变单纯追求文具用品装潢别致的做法,突出其实用性和大众化,毕竟文具不是玩具。此外,一些学生的家长希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品德、理想教育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强化孩子们节约为荣,俭朴为荣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