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个性化教育应顺势而生
今视网评:10月26日,“华佗论剑个性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萍乡举行。太平洋建设创始人、“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的发起人严介和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学金并展开演讲。(详见今视网10月27日《萍乡绽个性光彩 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再度进赣》)强调个性教育。那么现在的学生是应做“个性的主人”还是当一个扎实的“分数控”?笔者认为,不管是个性还是分数控,都应双管齐下,因材施教,养成独立行动和思考的良好品质。
据了解,“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颁发的不是“扶贫帮弱”的救济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而是“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对学子个性发展的肯定,是给予拥有高远志向的个性学子以扶持,是推助优秀的个性学子更加强大的“扶志助强”。“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颠覆了传统的文化成绩考核制,采取百分推荐制,即以“个性、聪明、善良、勤奋、健美”五项作为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其中,个性所占比例最大,占40分,其余四项指标各占15分。
严介和认为,个性是严谨的张扬、内敛的霸气;是树大不要紧,关键根要深;是小成靠朋友,大成靠敌人;是赏识中成长,谴责中成熟;是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是当局者清也,旁观者迷也;是从独树一帜到自成一体,从因异而争到异而不争;是站着一座山,倒下一座碑!
谈及中国的教育,严介和表示,长久以来,国内施行的同质化教育抹杀了孩子个性,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连3000块钱的工作都找不到,而我们的企业开出七八千甚至上万的工资却招不到合适的技工,这种“就业难”与“用工荒”矛盾现状共存的情况可谓是中国教育的写照。
长久以来,从孩子们读书以来,每次考试的成绩分数,成了不少家长及老师对孩子的评判标准,而是否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似乎成为能不能上名牌大学的标准,此后,是不是上的名牌大学又成了步入社会寻找好工作的标准。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综合能力全面的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青睐。
不得不承认,学生们从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应付各次考试,学生们背得焦头烂额,无非就为考个好分数。但到今天,99%的人99%已经记不得了当初背的焦头烂额的课本。近年来,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弊端日益凸显:注重语言表达、机械记忆的教育模式,“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人才培养模式等,到了社会岗位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并不足为奇。众多学子在校期间被迫舍弃原有个性,沦为“分数机器”,导致了“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全面综合型人才”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比例一般最多不超过35%,剩余的65%—70%都是学技工的。那么这2/3学习技工的人出来都能找到工作,而且工作很好找。现在我们国家出现“用工荒”的基本上是招技工的企业,我们普及高等教育的政策使孩子们都普招上了大学,根本没有具体的技能。然而毕业之后,社会上又没有这么多适合他们的岗位,所以导致了大学生连3000块钱的工作都找不到“就业难”,而开出7、8千甚至上万的薪金待遇的企业却招不到技工的“用工荒”。
那么现在学生的是应做“个性的主人”还是当一个扎实的“分数控”?笔者认为,不管是个性还是分数控,都应双管齐下,因材施教,养成独立行动和思考的良好品质。
孩子在个性、学习基础、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等等人人均有有差异。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忽视了分数之外的东西。对于学生而言,分数并不能代表他们的能力和未来,每一个所谓的差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潜能和可能性,学业的差更不能代表能力差,表现出来的差也不意味着实际水平上的差,但不少教师“以分数论差生”,为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久而久之,难免弄假成真。而所谓的“好学生”也未必就是全面的优秀,人人的性格有异,也人人各有长处,各有天赋,并不是一个数字就足以判定。
“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也正是顺势而生,为鼓励青少年自发式创新,个性化成长。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奖励兼具“个性、聪明、善良、勤奋、健美(健康美丽)”的优秀学子,呼吁社会“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助力青少年个性化成长。
就现在的教育观念而言,我想,让家长们及老师真正的摒弃“分数观”是较难的事情,然而,好的现象是,目前,也有不少的学校及家长,正逐步全面考虑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并不是一味的专注“分数教育”,也有强调特长、技能及实战经验的培养。
笔者认为,真正的个性化就是无论学生好坏,教师都能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挥,这就是成功。(申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