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理论视野》刊登王水平文章:谈开放发展的重大价值

11.07.2016  21:08








  中央党校《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刊发江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水平署名文章《以开放发展新理念引领开放发展新时代》,谈开放发展的重大价值。全文刊载如下:


以开放发展新理念引领开放发展新时代


江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水平



   【摘 要】 开放发展理念是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严密逻辑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成熟理论体系,是指导我国新一轮开放事业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本文梳理了开放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阐释了开放发展理念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和实践意义,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成果。开放发展理念是伟大实践的产物,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关键词】开放发展 时代内涵 开放实践


  开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社会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开放的基本规律,主动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创新发展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提出了开放发展这一重要新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为推进我国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全球性发展难题开出了药方。


    一、准确把握开放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


  开放发展理念应势而生,赋予开放发展以富有当今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长远战略思维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具有严密逻辑结构和丰富思想内涵的成熟理论体系,是开放发展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的有机统一整体,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精准思维。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开放发展理念,首先要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领会开放发展理念的时代内涵。


  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开放发展目标论。开放发展,开放是手段、路径,发展是目标、归宿。什么是我们党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放一直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这是继承但又高于“发展是硬道理”的开放发展目标论。


  基于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价值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始终主张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国际合作新理念,并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的开放发展,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是继承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开放价值观、义利观。


  基于统筹两个大局、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开放发展重点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放在了我国开放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1]。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就是要抓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个“牛鼻子”,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这是立足全球视野、突出问题导向的开放发展重点论。


  基于“三个系统工程”的开放发展系统论。系统思维是开放发展理念贯穿全局的重要方法论,具体表现为“三个系统工程”:一是开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要充分认识开放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要用系统的方法对开放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二是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改革就是开放,开放也是改革,要把握改革与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基于国家总体安全的开放发展安全论。开放发展不是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开放。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是开放发展的最基本底线,也是最根本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就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也就越安全。开放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开放、发展与安全之间的良性循环、互促互进,即在开放中促进发展、提高安全,又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开放层次、拓展发展空间。


  基于全面提高党领导开放发展能力的开放发展实践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开放发展实践的灵魂主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水平更高、内涵更深、外延更广,这就对党领导开放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的过程,也必然是以全面提高党领导开放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过程。


   二、深刻认识开放发展理念的重大价值


  开放发展理念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放眼全球发展大势,弘扬我党开放基因、融合全球开放元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汇聚人类发展共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充分认识开放发展理念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价值。


  开放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开放实践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吸收了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中的有用成分,创立了世界历史观、全球化唯物史观、世界市场联系论、落后国家特殊过渡论[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思想,指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3]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历史”的最根本原因,资本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使各个国家与民族结成一个系统关系,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联系[4]。开放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体现了事物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崭新形态。


  开放发展理念是我党关于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升华。开放是我们党具有的天然本色和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就阐述了中国不能离开世界的观点,明确了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关系,提出了开展大规模对外贸易等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具体主张。但受“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中国一直备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排挤和打压,不得不只对前苏联和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真正开始步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论证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完整的对外开放战略体系。38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实践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开放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开放战略和开放实践的承继与发展、总结与提升,已经超越了“打开大门”这个原有层次,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开放从国家战略上升到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


  开放发展理念是融合全球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思想精华。开放思想是人类思想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的开放实践从区域性开放迈入了全球性开放,正式开启了人类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二战”之后,经济全球化思潮逐渐成为引领世界开放潮流、指导各国开放实践的主流思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却不相同,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是影响全球开放的另一重要理论,他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开放发展理念既融合了全球化思潮中“世界一体”的思想,又汲取了“文明的冲突”理论中“文化差异”的逻辑,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开放发展观。开放发展理念用世界性的语言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开放智慧,是人类开放思想的最新结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开放新理论。


  开放发展理念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线之一。开放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对外开放以符合当今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遵循我国发展实际的深刻内涵,不仅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更为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更大胜利提供了思想指针和方法论。开放发展理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创新应用,是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源泉,必将为中国持续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开放发展理念为我们有效提升开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方法论,形成了从发展理念,到顶层设计、重大战略、体制机制创新,再到地方实践的开放发展方法论体系。开放发展理念是伟大实践的产物,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开放发展理念是解决人类共同发展难题的“中国药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各国在共同应对贫困人口、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区域稳定等全球性挑战方面,依然没有找到可持续的解决之道。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各国经济政策出现分化,全球多变贸易体制遭遇挑战,国际总体发展环境开始恶化,全球发展事业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长远性。要应对和化解全球性发展难题,巩固和提升各国开放合作成果,最根本的是世界各国要在发展理念上达成共识,进而在具体行动上寻得最大公约数。开放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因应时代需求,对于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共识,建立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和新体系,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开放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为推动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作出的新的理论贡献。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与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开放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开放发展实践,开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气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谋划实施开放发展新战略。一是“一带一路”战略。这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总引领。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形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两年多来,“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60多个国家热烈响应,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相比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韩国的东北亚合作战略、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真正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国际战略。二是自由贸易区战略。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国对外贸易的38%,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逐步形成[5]。三是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开放开发合作战略。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年多来,两大国内开放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开放合作新格局。


  主动构建开放发展新体制。立足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实现规则有机衔接,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完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这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二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抓手,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2013年9月、2014年12月,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上海和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年多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等各项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三是以对外签订高水平的投资贸易协定为动力,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签订了一批自贸区协定,积极推动中美投资贸易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一步推动形成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加快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开放发展的空间结构、内外布局不断优化。一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依托先行先试的先发优势,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陆沿边地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国家支持沿边开放开发的政策红利,成为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中部地区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腹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是进出双向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62.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180.2亿美元,双向投资格局基本形成[6];外贸进出口逐步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出口与进口的双向平衡格局逐步形成。三是南北同步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国过去的开放是以向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开放为主,今天的开放更加注重统筹东西合作、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更加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格局。四是全面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全面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等领域合作。


  积极倡导开放发展新主张。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新理念、新主张、新方案,产生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广泛认同。一是提出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主张”。主要包括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把经济实力转化为规则实力,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7]二是提出周边外交的“中国理念”。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表达了中国开放发展的最高价值诉求和核心信仰,[8]传递了“中国声音”,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三是积极搭建开放合作的“中国平台”。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各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发展搭建了新平台;主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四是主动承担国际社会的“中国责任”。不断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聚集形成开放发展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开放发展战略、举措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释放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一是形成利用外资新优势。2015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国际社会对中国资本外流的过度担忧不攻自破;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1.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3.8%。二是形成对外贸易新优势。2015年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达到13.8%,较2014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三是形成对外投资新优势。2015年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位居世界第三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对外投资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9]四是形成金融竞争新优势。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历史性突破,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且权重占比超过日元和英镑,位于美元、欧元之后成为SDR篮子第三大货币。 



   注释


  [1]任理轩:《坚持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四》,《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


  [2]中共商务部党组:《实现开放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求是》2016年第4期。


  [3]顾振楠:《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渊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4]张鸿骊:《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5][6][9]数据来源于商务部。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求是》2016年第3期。 


  [8]程大为:《浅谈“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光明日报》2015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