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用工荒需先解决农民工社保医药子女教育
与往年一样,春节长假一过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发出“用工荒”的求救信号,一些工厂因招不到工人而不得不延迟开工。尽管各地、各用工企业纷纷打出“加薪”牌来吸引农民工,但收效有限。
留不住农民工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工想自主创业,家乡环境好的想返乡务工,还有农民工习惯改变务工地点等等。但解决“用工荒”的最根本办法,还是在于想农民工之所想,千方百计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心中不“慌”。
让农民工心“慌”的,首先是社会保障得不到解决。例如家政服务行业,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把家政服务人员列入管辖范围,企业不能解决家政服务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由此导致家政服务人员无法缴纳养老、工伤和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险,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难以解决。
其次是农民工难以融入到城市中。与老一辈农民工“盖房、娶媳妇”赚钱谋生的诉求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已经发生转变。赚钱的同时,他们也向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渴望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而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打工者”。但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在城市中依然未能走出低工资、低待遇、低权利、无保障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的步伐。
此外还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要么是随父母入城,要么是留在农村。随父母入城的孩子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文化背景差异、教学环境改变、课程进度改变、使用教材的不同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而部分留在农村的孩子,长期没有父母的管束,缺少家庭教育,又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用工荒”“用工难”不能仅靠增加薪酬解决。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完善让农民工心慌的问题:养老、工伤、医疗问题不能一拖再拖;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要明确责任,公安部门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教育部门也可在教育经费中专门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以便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邬慧颖)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