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铜都更加“有血有肉” 

23.09.2014  13:43

铜企业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9家;铜冶炼能力120万吨,占全国市场18%;铜加工能力220万吨,占全国市场15%……经过多年发展,鹰潭的世界铜都建设初具规模。在加速铜冶炼和铜加工企业集聚的同时,鹰潭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要让世界铜都不仅骨架庞大,而且“有血有肉”。2011年以来,鹰潭不断完善铜产业配套设施,优化铜产业科研平台,全方位、立体式推进铜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掌控铜资源 掌握主动权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掌握了资源,就拥有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对于境内没有铜矿的鹰潭来说,如何破解资源瓶颈,做到“无中生有”,是建设世界铜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各地的铜资源流向鹰潭,鹰潭建立了铜拆解加工区,并着力提高通关速度和物流效率,如今又致力于打造铜期货交割仓库、铜现货交易市场。

鹰潭(贵溪)铜拆解加工区是我国内陆省份第一家废旧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区,江西省唯一一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园区,也是国家进口废七类圈点管理试点加工区,对缓解鹰潭铜资源紧缺意义重大。今年,该区已有15家拆解企业共获批进口固体废料74万吨。为了让铜废料更加便捷地进入,鹰潭大做文章,几年间“无水港”运行、“五定班列”开通、海铁联运通道全面打通,铜废料进口货运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鹰潭口岸通关实现属地化。鹰潭市口岸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现属地通关通检正式运营的第一个月,鹰潭铜拆解加工区口岸作业区进口废杂铜同比增长99.6%,环比增长61.64%。

鹰潭是国内重要的电解铜集中消费区,有资料显示,2013年,鹰潭市电解铜消费量达75万吨。对于如此庞大的消费量,建立铜期货交割仓库、铜现货交易市场已是势在必行。同时,由于鹰潭交通优势明显,物流体系完备,这为铜期现货仓库的建立提供了优良条件。今年初,鹰潭市政府、江西储备物资管理局、南昌铁路局三方就鹰潭铜期现货仓库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电解铜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吸引全国各地资源流入鹰潭。

建科研中心 掌握话语权

加大科研机构、检测机构等建设,着力提升铜产业的软实力。两家“国字号”科研检测机构——国家铜冶炼及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先后落户鹰潭,意味着鹰潭对铜产业科技高地的占领,和对铜及铜产品质量话语权的掌握。

由科技部批准,以江铜为依托建设的国家铜冶炼及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已于2012年建成。目前,该中心共建设了4个研究所、11条中试线、1个化验基地和1个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此外,包括江铜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铜集团院士科研工作站在内的一批国家级工作站也落户鹰潭。今年初,该市又与江西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共建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协议,目前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这将进一步整合鹰潭铜产业科研资源,推进科技协同创新。

彰显“世界铜都”科技地位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掌握对铜及铜产品质量的话语权。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鹰潭,则是该市掌握话语权的具体体现。

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2011年,鹰潭开始建设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检中心主任陈嬿娉告诉记者,这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国际认可”的国家级科研检测机构。除开展铜及铜产品分析检测和质量仲裁检验业务,承担铜及铜产品研发和新产品应用技术研究任务,为铜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科研论证依据外,还承担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起草和验证、铜及铜产品行业质量体系论证和人才培养工作等。

日前,记者在新落成的国检中心看到,其技术平台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高端检测仪器设备全部进场,只待验收通过即可正式开展检验工作。届时,我省无国家级铜产品质检中心的空白将被填补。(记者 祝学庆 钟海华)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