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19.09.2014  14:43

  ●朱树群

  .文化遗产既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更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一道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既然是“文化大餐”,就要走出来亮相,与公众见面,让公众感受、品味。而“宅”着的静态保护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如何将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文化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就曾提出过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问题。众所周知,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和探索,每逢“文化遗产日”,各地都会如火如荼地举办名目繁多的主题宣传活动,但大多是“热闹”几日之后,便悄无声息。这恰恰表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多花功夫在平时。

  那么,“平时功夫”怎么下,下在哪儿?概而言之,一方面,文化遗产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沉下去挖掘、宣传、保护,同时发动全民参与,调动公众发挥自媒体的优势,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发现身边的文化遗迹或遗存,并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加大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力度,如在中小学开设“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从孩子抓起,让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此外,多举办诸如文化遗产进社区等活动,告诉公众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唤醒他们的保护传承意识。这样一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借文化遗产这个载体,使得子孙后代均可以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心存感恩,继续完整地保存下去,有效地发挥其精神价值。 (作者系南丰县政协委员)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