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扶贫形成常态
曹诚平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许多地方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市场定位不准等原因,一些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尤其是疫情的发生,对许多地方的农产品销售带来很大影响,如不及时将这些农副产品卖出去,一年的扶贫成果很有可能化为泡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纷纷采取措施,开展消费扶贫。
社会各界通过消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产品与服务,帮助他们增收脱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发生后,许多地方的帮扶干部通过微信、直播、开网店等方式,大力推销农产品,在消费扶贫上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大都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依然是个人“单打独斗”的方式占主导,难以惠及到绝大多数贫困户。要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就必须让消费扶贫尽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扶贫项目大多是种植养殖项目,不外乎蔬菜、水果和猪牛鸡鸭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我们要为消费扶贫做贡献,其实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资金和精力。日常生活中,只需有针对性地选择购买这些扶贫产品,“动动嘴”就可“吃”富贫困户。除了种植养殖项目外,一些地方还发展了扶贫手工艺品加工、扶贫旅游等项目,所以,除了“吃”富贫困户外,还可“买富”“游富”贫困群众。
当然,贫困户也不能坐等大家来“吃”,更主要的是要摸清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种植养殖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只有产品质量上去了,才能提升人们的消费购买欲望。如此,消费扶贫也就更有成效。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行情和产销对接,出台政府、企业采购扶贫产品优惠政策,充分依托“互联网+”等线上线下方式,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让消费扶贫在全社会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