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纳税人有获得感
从营改增、资源税改革到环保税费改税,税制改革稳步推进;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到征管模式的变革,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省地税系统紧跟全国税收改革的步伐,纵深推进。
争分夺秒、攻坚克难。全省地税系统顺应征管体制的变革,以解决税收征管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减轻企业负担为主线,以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为宗旨,全系统细化、深化改革项目72个。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税系统为企业减税降负374.9亿元。
“改好制”,实现改革效益最大化
促进经济发展是税收改革的出发点。省地税部门通过营改增、资源税改革和环保税费改税,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在解决税费征管职责交叉和地方税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同时,为企业减税降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营改增工作中,省地税部门在第一时间对全省地税61.2万户纳税人进行全面梳理,比规定时间提前4天向国税部门移交18.9万户纳税人数据;与国税部门建立共管纳税人申报缴纳所有税费“一窗一人一机一系统”的一体化合作征收模式。全省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主要涉及的金融保险、生活服务和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直接减税23.4亿元,其他行业因增加抵扣实现净减税66.5亿元。
在深化资源税改革中,省地税部门与省财政厅联合在全国率先制定部分矿产品资源税优惠政策,鼓励利用低品位矿、尾矿或废石、废渣、废水、废气提取矿产品,分别对其减按50%征收或免征资源税;联合省国土资源厅颁布《落实资源税改革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口径,逐步扩大受益范围,改革呈现出“收入稳、财力增、税负降、机制活”的良好局面。
“服务好”,实现办税服务便利化
让百姓有收益、让纳税人有获得感,是税收改革的落脚点。省地税部门在便民惠民上做足“减法”,在监督管理上做细“加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好“乘法”,通过创新纳税服务机制、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不便利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等问题。
在行政审批上、便民办税上做“减法”。省地税部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2项,仅保留5项,调整为其他权种8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下放“一窗通办”服务所需的34项权限,将地税18项行政审批、简易处罚等税源管理基础事项整合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大力推行网上行政许可,纳税人报送资料平均减少41%,办税环节平均压缩59%,办税时限平均缩减78%。
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省地税局积极开展国税、地税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所有县级办税服务厅实现联合办税基础上,培育18个县级合作示范区和3个“全国百佳县级合作示范区”。加强涉税信息应用,打通国地税合作的全部32个底层业务,相互开放“金税三期”征管系统查询分发数据访问权限。
“管好税”,实现征管能力现代化
提升税收管理效能,是税收改革的重点。
省地税部门顺应税制改革的新变化,稳步推动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对企业纳税人按规模和行业,对自然人纳税人按收入和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大力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与国税部门及时交换高风险纳税人名单及风险点信息,将国税的增值税、消费税数据与地税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数据进行比对,全省风险应对入库税款逾40.6亿元。
为积极拓展信息管税,省地税部门以“金税三期”为依托,推动实名制办税、征管资料电子化、电子签名、短信提醒平台集成建设。同时,省地税部门深化税务稽查改革,推行设区市“一级稽查”模式,改革属地稽查方式,加大省局集中办案、异地交叉稽查和国地税联合稽查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查补收入14.77亿元;开展联合稽查1587户,查补收入11.4亿元。
围绕构建税收共治的格局,省地税部门积极推进省级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截至10月中旬,省地税部门依托该平台采集1.26亿条涉税信息,增加地税收入4.25亿元。同时,省地税部门依托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健全了税收司法保障机制,建立公安派驻地税联络机制和公职律师体系,税警联合查处百万元以上大要案51起,挽回税收损失4亿元。省地税部门还推动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今年前三季度,为1640户诚信纳税企业办理信用贷款5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