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参政议政“好声音” 展现履职为民责任担当

07.02.2017  21:40

  2月6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南昌隆重开幕。开幕大会上,除了按以往惯例听取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外,还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8位市政协委员分别 代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大会发言。

  “推动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发展,必须引入专业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不断细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路径,创新混合制经济发展模式。

  “在建设‘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的征途中,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为全市老年人营造一个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乐园’。

  ……

  8位委员在大会上直接提意见和建议这一委员履职的创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短短1个小时,8位委员围绕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八大重点工作——“推动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管、改革大突破、双向大开放、创新大跨越、生态大提升、事业大统筹、民生大改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推动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发展到构建南昌大旅游格局、从强化担当切实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到创新“两医一养”兼容模式、从改革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到促进南昌VR和AR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推动南昌民营经济大发展到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许多真知灼见一一展现。

  委员们发出的好声音,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更充分体现了他们参政议政、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

   国企“混改”应强化顶层设计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资国企改革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支持不断加大。目前,在市国资委监管的二、三级国有企业中,特别是新成立的子公司,普遍采用了混合所有制模式,涉及制造、金融、商贸流通等多个领域。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等一批国企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优化整合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市政协常委、民革南昌市委会主委薛有旺说:“当然,我们通过调研也发现,在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部分企业没有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承担责任的市场经营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民营资本的投资门槛即准入标准模糊。

  薛有旺认为,要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发展,应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明晰改革路径。尤其是应引入专业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不断细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路径,创新混合制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对市管国有企业依照竞争、功能和公共服务三个类型,进行差异化指导,因企制宜,成熟一家,混改一家;发挥各类投资人的不同作用。如引入财务投资人时,侧重其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融资、资本市场规范运作等方面的支持;引入战略投资人时,侧重其对企业建立上下游产业链、产品规划与研发、产品外部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有益推动。

   不断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通过全市干部的艰辛努力与付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态势。“未来还应提振精神,强化担当,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南昌市委会主委黄清玉说。

  黄清玉建议,南昌应加强教育引导,可通过南昌干部网络学院、南昌头条APP等新媒体,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点项目及社会民生事业等及时纳入其中,让干部学习“接地气”。应整合服务事项,推出“网上南昌”,让政务服务像电子商务一样快捷便利。打通服务链条,建立项目—单位—个人—责任“四位一体”的“一对一”服务体系。

  “南昌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黄清玉说,比如,在省里已出台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尽快推出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及实施细则,明确容错纠错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划分容错纠错等级;可在操作中引入分级预警机制,设置红黄绿灯,根据不同情况亮灯预警提示,减少失误和损失;在启动容错纠错时,要程序、过程、结果“三公开”,让容错纠错机制既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心剂”,又避免沦为干部犯错违纪的“保护伞”。

   大力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多年以来,我市公立医院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正面临省级医院快速扩张及其更高的薪酬带来的虹吸效应。”副市长、农工党南昌市委会主委龙国英表示,南昌公立医院人事薪酬若仍按照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已经难以符合医疗行业发展的特征。

  龙国英建议,南昌应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同时,应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公立医院考评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方面对院长进行全面考核。

  “在实施上述政策的同时,南昌还应同步实施一些保障措施。”龙国英表示,南昌应加强对医生和医院行为的监管,实施信息公开,建立医药医疗医保信息透明的公开制度和网络服务监督平台,既为公众提供服务,又对医院运行实施监管。与此同时,我市还应通过处方监控和社会监督进一步约束医生药品处方行为。

   整合一支具有“5678”特色的经济生力军

  “要实现南昌经济大发展,必须调动和整合一支经济生力军的力量。这支经济生力军就是具有‘5678’特色的南昌民营经济。5678是指:我市民营经济缴纳税收比重超过了50%、经济总量比重超过了60%、投资比重超过了70%、就业比重超过了80%。特别是就业,很多县区都达到了90%以上。”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熊志刚表示,民营经济是南昌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大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熊志刚建议,南昌应在全市经济大发展一盘棋的顶层设计中,统筹规划各类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在规划支柱产业的发展中,注重将民营经济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形成国有、民营双赢发展的联动合力。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应引领民营经济“走出去”,并结合深化全市供给侧改革,助推民营经济探索出一条去产能、去库存的新途径,为其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他还建议,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工作中,应避免采取“撒胡椒面”式的普惠方式,树立政策措施精准扶持的理念,并通过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外,我市应发挥商会作用促进民间投资,支持商会承接好政府的相关职能,有效发挥新时期工商联“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

   乡村游探索“民宿+度假租赁”模式

  “‘一江两岸灯光秀’、‘赣江夜游’、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303观光厅、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区等系列产品开启了南昌旅游的新篇章。”市政协常委、民盟南昌市委会主委胡彬称,虽然南昌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与其他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统筹规划功能乏力、游业态结构较为单一、品牌能力建设较弱、公共服务体系较差等。

  为此,胡彬建议,南昌要依托“双向大开放”战略,把大南昌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经营,整合盘活旅游资源链。应重点开发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项目,乡村游方面,应积极探索“民宿+度假租赁”模式。城市游方面,应促进文化创意旅游发展,加快体验式旅游发展,拓展客源市场。胡彬还建议,创建品牌,助推南昌经济大开放。一方面,加快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和汉代文化小镇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另一方面,要实施“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引进一批多产跨界战略合作者,包括旅游投资商、旅游管理公司、旅游品牌企业、网络平台等,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集群。同时,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开放思维和全球视角,面向全国、全世界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努力提高南昌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政策、宏观数据等引导旅游投资从聚焦传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转向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驱动,从而助推南昌经济大开放。

   破解老年人“医养两头往返跑”难题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75岁,健康的预期寿命68岁,这表明,其中有7年时间老年人是和疾病相伴的。所以,老年人养老和养病(也就是医疗)是分不开的。但目前我市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处于松散型的分离现状,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医院、社会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南昌市委会主委谭绍木建议应创新“两医一养”兼容模式,破解老年人“医养两头往返跑”难题。

  “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之一是出台‘医养融合’规划,做到‘老有所备’。”谭绍木建议,应在《南昌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全市“医养融合”相关规划,一并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推动医养设施科学均衡布局。同时,南昌应统筹“两医一养”,做到“老有所享”。目前,“两医一养”中的医疗归卫计委管,医保归人社局管理,养老归民政局管理,存在职责不清晰、业务有交织、资源整合难的情况。谭绍木建议,统筹民政、卫计、社保等职能部门,让老年人最大限度、最方便地享受到三个部门的政策、资金等资源。

  “南昌还可以创新多种模式,做到‘老有所需’。”谭绍木表示,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将分散居住的老年人通过注册纳入“虚拟养老院”,将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需求和专业机构的服务有机结合。

   VR和AR产业避免“起大早赶晚集

  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被公认为是下一个“颠覆性”技术,是产业升级的“爆破点”。南昌对VR和AR产业支持力度非常大,在全国市级虚拟现实产业政策中也属大手笔:2016年初宣布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和AR产业基地,打响了布局全球城市级VR和AR产业的“第一枪’。南昌先后发起总规模10亿元的天使创投基金和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已经着手建设1万平方米的VR体验中心,3600平方米的VR产业基地创新孵化中心,2万平方米的VR产业基地教育培训大厦,以及9万平方米的办公楼作为VR产业基地首期用房。以上种种举措,提升了我市在全球该行业的知名度,影响力。

  “为避免出现‘起大早赶晚集’的结果,南昌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VR和AR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南昌市委会主委李广振建议,引进龙头VR和AR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建立VR产业服务平台,寻求与电信、移动、联想、华为、浪潮等知名企业合作,在红谷滩产业园建立VR公共云服务平台,为VR产业提供高速大容量网络数据传输服务和海量数据高速计算服务。李广振还建议我市出台VR和AR企业认定标准的实施细则,以便VR企业能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且优惠政策应考虑企业在本地的缴税情况,最好从企业上交的税收中按比例进行奖励,对贡献大的企业实行奖励直补。

   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南昌应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政协副主席、无党派人士万敏建议,我市应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职能关系,明确管理权限、职责边界,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

  万敏建议,南昌应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加快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比如,可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在保洁、保序、公厕考核等方面,由考核组每天通过电脑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道路、公厕等作为现场考核点进行考核管理,并及时在政务平台上公布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反馈监督,确保全过程公开公正。与此同时,南昌应运用创新的理念和办法,妥善处理重心下移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市级为统揽、区级是关键、街道和社区是基础”的要求,理顺好条与块的关系,理顺好市、区、街道(镇)、社区四者的关系,特别是要解决好街道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凝聚力不够、执行力不强、职能边界不清等问题,要根据责任和权利相一致、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将事权、财权、人权一并下放,使重心下移真正下得去、接得住、干得好,切实把城市管理向下延伸到“末梢”,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记者 万晓霞 徐小芳)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吊销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决定公告
  在本局登记的南昌金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现代装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