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在山里 记于都葛坳乡山村教师赵海兰
1个教室,1名教师,12名学生,3个年级……一堂课30分钟,10分钟左边教写字,10分钟右边学组词,10分钟后面做算术……
在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的群山之中,有一个这样的教学点——背田教学点。这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可58岁的赵海兰却在这里上课33年!还“赖”着不肯走!
“腿脚不利索,你就悠着点。”“赵老师,你年纪大了,该歇歇啦。”“老阿姨啊,您身体差,回去享享儿女福吧。”面对大伙的劝慰,赵海兰总是一笑而过。
3月11日,笔者来到葛坳乡桐溪村背田教学点,见到了赵海兰。
A 一个也不能少
记得第一次见到赵海兰时,她正在教一年级孩子识字。12个孩子背对背地坐着,赵海兰轻点教鞭,面带微笑,或侧身挡住学前班孩子走神的视线,或轻抚二年级聊天孩子的后脑勺。
“虽然一师一校,但赵老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有序,成绩也不落后于山外学校。”提起赵海兰,桐溪小学校长林章谱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山里孩子虽少,却也常出大学生。
现在就读于武汉财政大学的朱建香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朱建香说,赵海兰对于她就是“恩同再造”。朱建香记得6岁那年,由于家里穷,没钱上学,想在教室外面跟着识字,却被家长生拉硬拽着回去。
“孩子,只要想读书,我帮你。”看着泪眼蒙眬的朱建香,赵海兰心碎了,当即把孩子带回了课堂,并垫付了杂费。
“从幼儿班到二年级,三年时间没收我一分钱的杂费。”朱建香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每次回家都要和赵老师聊上半天。
谁家穷得交不上学费需要帮助,谁家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要去劝学,赵海兰心里清清楚楚。“山里本来就穷,孩子们不学文化以后怎么办?”自从教以来,赵海兰已资助贫困儿童入学近百人。
B 艰辛的上学路
“赵老师爱生如子,她不仅是村里低年级孩子的老师,还是中高年级孩子的‘家长’。”说起赵海兰,村民刘世兴也竖起了大拇指。
“山里中高年级孩子都在村小上学。平时从山里到学校要趟一条小河,再走3公里山路。可到了梅雨季节,河水暴涨,村民搭建的简易木桥冲走了,孩子们上下学只能翻过那座山,路程足有6公里。”刘世兴用手指了指背后的大山告诉笔者。山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赵海兰在负责教学点低年级孩子学习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中高年级孩子翻山上下学的护送任务,几十年如一日。
“不送能行吗?山路小又长满青苔,林子密还常有野猪出没啊。”赵海兰还记得2003年一次上山接孩子回家,一只受惊的野猪从眼前横穿而过,她抱着孩子奋力闪到一边,刚把孩子安顿好,自己却一脚踩空,翻下了山崖,从大腿至膝盖划出了长长的一道口子。
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山高路远,村里又没有麻药,强忍着痛缝了8针。”赵海兰的丈夫谢才体是村里的医生,他呲着牙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手术后,赵老师仍坚持上课,没旷过一天班。”林章谱补充道。
“我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不值一提。”对于乡亲们的感激,赵海兰不以为然。她说,自己打小在山里长大,邻里互助是应该的。
C 教学点不能散
在村里人眼中,赵海兰是一位令人无比尊敬的“老阿姨”。讲述“老阿姨”的故事时,他们一脸豪情,满怀感激。
赵海兰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是下乡的知青。1982年,村里的老先生退休后,赵海兰主动接替了教学点的工作。
后来,父母回城了,赵海兰选择留下,儿子媳妇搬出山外生活了,她再次选择了留下。
老教学楼是一栋老旧民房。1990年,民房塌了,赵海兰把孩子们领进了家里,腾出客厅当教室,抽出楼板当课桌,拿出锅盖做黑板……
“为了山里的孩子,赵海兰在教学点工作了一辈子!”背田组村小组长谢英浪说道,赵海兰一心奉献,从没提过任何要求。
直到赵海兰退休的那天,她与放学的孩子一一作别。
“林校长,我要提一个要求。”
“我退休后教学点不能散!”许久,赵海兰轻轻叹了口气说:“散了,这里的孩子可怎么办呀?”
是啊,赵海兰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大伙早劝过很多次了,可她就是要等接班人。但背田教学点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又还有谁愿意到这儿来呢?乡里早就动了撤点的念头,可如果撤了点,这两个村小组的低龄孩子的入学问题怎么办?
赵海兰看了看儿媳,说:“我会劝儿媳来这代课,她在这,我也放心。”
说服儿媳接替自己的事业?齐刷刷十几双眼睛又转向了门口的小媳妇。
脸红了,小媳妇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赵海兰笑了笑,坚定地说:“我会让她干到这里的最后一户村民搬出山外的。”
小小的教学点响起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