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被互联网改变的北京的哥

21.02.2014  20:37

  强叔(化名)今年48岁,开出租近30年,爱聊,典型的北京的哥。他喜欢电子产品,闲着的时候上网、鼓捣手机应用,偶尔帮街坊和同事弄弄手机、电脑软件问题。在同龄的哥里,强叔绝对算“”的,被人夸奖他玩软件不亚于年轻的哥时,他嘴上急着分辩“那可算不上”,脸上的笑却早已藏不住。

  在强叔的车里,装着一个平板电脑,“用打车软件给配的,那时候北京还没几个打车软件,用软件招车的人也不多,我可是头一拨儿。”他的另外一个装备是一部国产智能手机,“手机屏幕小,只装了一个打车软件。

  就在昨天,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将立即对出租车内安装多个“手机叫车终端”的问题进行整改规范,严格执行“一车一终端”的规定。

  “这个终端的标准是啥?是手机还是软件?”强叔觉得这事不靠谱,“他们都没把标准弄清楚就急着管,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么管不对路子,这里头事儿多着呢,其实这些软件还有好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也各有长处。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强叔拉活儿的方式,也渐渐改变着他的想法。

   上网接活儿

   缩短路上空驶时间

  今年是强叔的本命年,“都奔50岁的人了,岁数大了,干活也不想太拼命,拼也拼不过年轻人。”因此,强叔给自己降低了要求,开单班车,每天工作约8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

  因为当的哥,强叔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加上我爱跟乘客聊,所以有什么新鲜事、新动向我都知道得差不多。”他一直喜欢电子产品,“爱鼓捣,我们家WiFi都是我自己摸索着弄的,别人家都是孩子给弄。

  2013年1月,打车软件百米打车在渔阳出租公司门口做推广,强叔看见就凑了过去。“那之前我没用过打车软件,但一直对这个感兴趣,那时候北京没几个打车软件,用软件招车的人也不多,我是头一拨儿。”其实最先吸引他的是那个装在车里的平板电脑,随后他才意识到,“这不是电子产品的事儿,是互联网的事儿。”强叔曾想象过网上接活儿,“没想到这么快就成现实了。

  三天后,强叔接到了他的首单网络叫车。这之前,他接活儿的渠道只有扫街和电话叫车两种。

  用了不到一个月,强叔觉得工作效率提高了,“我接活儿的概率比以前要高,以前是在马路上扫活儿,现在减挡空驶,或者停下来歇一会儿,这期间肯定会有人用软件叫车,以前总想多看几眼路边,怕错过好活儿,用打车软件就不一样了,有活儿就会提醒,勤快了再多扫着路边,挺好。

  2013年7月,强叔的手机里装上了嘀嘀打车,“公司让装,没想到发展成现在这样,反正有钱就赚,这是合法所得,要我说也就是互联网啊,为了抢用户都能倒贴钱,搁以前,没人这么干。

  百米打车统计显示,以往,北京乘客的平均等车时间为14分钟,而现在,司机平均应答时间为53秒,乘客从发出打车需求到坐上出租车平均用时6分钟。“现在抢单有奖励,应答时间比这个可能还快。”强叔说,两个打车软件交替用,哪个有合适的活儿都尝试抢单,再加上空驶时看着路边的街招乘客,不光是乘客等车的时间缩短了,他空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高效率!

   因手机支付打车费

   改变对网络理财看法

  强叔觉得网上接活儿实现得有点儿快,同时也认为网上结账来得慢。“网购火了这么多年,网上支付也早就成熟了,其实网上交打车费,渠道多样化得有点儿慢了。

  强叔觉得自己已初步具备了网上消费的观念,“互联网跟钱,这俩碰一块儿花样儿可就多了。”网上接活儿,促使已经很“”的强叔变得更“”——微信支付一推出,他就知道了,“比我儿子早,以前都是他跟我说又出了个什么新软件、新应用,不过我也是拉活儿的时候听乘客说的,可见那乘客很跟潮流啊,一推出就开始尝试。

  “网上走账最大的优势就是快。”强叔觉得,只要有网络,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比直接交钱、找钱要快,“尤其我现在岁数大了,找钱的时候经常反应不过来,脑子里得算两遍,网上支付我根本不用接触到钱本身,更不用算找零,无形中也节省了一些时间。

  前几天,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争夺战再度升级,强叔紧紧跟上抢单的大潮,“最多的一天天我抢了4单,这是头一回。”在他看来,互联网上只要涉及到钱、涉及到多拿钱,什么都能火,“先放出一笔钱来,我们抢钱,软件方抢我们,这就是争夺用户,他们的目的在这儿,传统出租公司搂钱还来不及呢,更别说倒贴钱了。

  强叔对网络理财的看法也有了转变。“以前我总觉得网络理财不靠谱,我儿子跟我说过很多次这个宝、那个宝的,我不放心,喜欢电子产品是一回事,家里钱的储蓄、投资是另一回事,当时就觉得网络理财不安全,这几个月看乘客一个个用手机支付都很顺畅,我才开始想可能网络理财也没那么大风险,只是周围我这个岁数的人,几乎没有用这些来存钱的。

   无缝接活儿

   月收入平均增七八百

  两款打车软件同时使用,让强叔对GPS定位的精准度有了切实的体会。“在定位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我拉上前一位客人,过路口等灯的时候,看一眼手机上装的打车软件,看看在这位客人下车的地点附近有没有叫车的新单,同时预估时间,如果都合适,那我就可以在这一单还没送到目的地的时候接下一个单子,我可以跟乘客商量和说明,说我现在正拉着的客人去您那周边,大概几分钟就到,到了之后我打电话您再出门。

  这正是接单网络化之后,强叔渐渐摸索出的技巧,“无缝接单,这样第一缩短了我的空驶距离,第二缩减了我活儿与活儿之间的空闲时间,也就是工作效率提高了,多赚钱了。

  有数据显示,乘客使用打车软件叫车,5公里内的短途叫车占21%,1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叫车占比60%。

  短途叫车,是强叔实现“无缝接活儿”的重要部分。强叔估算,开始使用打车软件至今,平均每个月增加了700元至800元的收入,“打车软件每天的在线时长大概5个钟头。”他觉得,使用目前摸索出来的接活儿技巧,如果自己每周的工作时长增加些,他的月收入能从现在的3500元左右提高到至少4000多。而没用打车软件之前,他的平均月收入是2000多元。

  受益于互联网的同时,强叔也给自己立了干活儿的规矩。“我所谓的规矩,看到有新单,先看距离有多远,一般跟我的距离超过1公里的单,我都不接,早晚高峰有时候500米的距离你就堵在那儿出不去了,所以我自己脑子里也估算到底堵不堵,然后再决定接不接单。用打车软件的大部分都是着急打车的,不可能等,不能影响了乘客用车。

  “但现在好多人接单不考虑这些。”说着,强叔的语气有点儿着急,“嘀嘀里面一出单就抢、一出单就抢,他们也不估算自己离接乘客的地方有多远,光顾着抢好活儿,我天天在路上跑,也听到不少乘客有这种反映,叫完单以后20分钟了车还没来呢。

   语音叫车监管少

   加价、刷单现象多

  “互联网也有自己不完善的地方,何况是刚发展起来的网上打车呢?”强叔说,“打车软件系统里有个叫车费,5块钱封顶,但是用语音叫车的里面不少加价的,加10块加20块的,你不用司机端你都听不到,这样的人可不少呐!”不加价不接活,强叔感觉到这种情况似乎要渐成气候,“相当于扰乱行业秩序,我听到最多的是加50块。

  “语音叫车里面还有拿司机寻开心的,经常有。”强叔甚至从叫车语音里听到过骂人的信息。

  他估计,“目前的叫车服务里,大概近七成人用打车软件,但是两家撒钱互掐,我觉得时间长不了。”强叔说,2月18日,嘀嘀和快的“又掐起来那天”,“我的嘀嘀软件一天没活儿,那一天没干别的,净重启了,重启手机之后待一会儿才有活儿,过会儿又不行了,很可能是服务器瘫了。

  昨天,北京市交通表示,将立即对出租车内安装多个“手机叫车终端”进行整改规范,严格执行“一车一终端”的规定,一旦发现出租车安装多个“手机叫车终端”,将对其情况进行登记核录,并责成出租汽车企业进行整改。

  强叔觉得,“这不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规律,至少我觉得不太符合,打车软件应该是用户们逐渐回归理性,然后大家爱用哪个、不爱用哪个,渐渐就明显了,就好像现在的网站,好网站有内容,一直吸引网民点击,不好的网站用不了多久就萧条了,有监管能更规范,但不能用监管干涉用户的选择,干涉太多不就成了变相搞垄断?反倒是打车软件的服务器、后台应该赶紧制定标准和优化。

  强叔认为目前的打车软件各有长处,“有的账目理得清,有的GPS定位更准确”。同时,也各自有需要改进之处,“拿GPS定位来说,有司机刷单,就是利用了打车软件GPS定位不准确,乘客上车后,帮他用语音发一条叫车服务,也不说去哪儿,司机抢单,一单就刷成了,GPS在互联网叫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果定位能更精准,这种刷单在后台是能被系统识别的,这种情况在嘀嘀和快的都有。

  强叔希望打车软件做得更精细,“互联网什么都快,有好多东西速生,跟着就是速死,既然打车都网络化了,不妨网络得更深一些。” (记者 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