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日记]外秀内慧的湖泽镇

01.09.2015  15:38

   8月31日 星期一 晴

  省级文保单位——邓家围屋。

  邓家围屋内的窗木雕,技艺精湛、纤毫毕现。

  一看到湖泽这两个字,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一幅仙女湖般鱼米之乡的江南图景。然而,就像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湖泽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而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强镇和文化古镇。如果神秘悠远、缠绵缱绻的仙文化之地——仙女湖是一位安静的美女,那么作为巧夺天工、开物成务的天工文化发源地的湖泽镇便是一名刚强的硬汉。在湖泽镇文化站的宣传栏上,清晰地记录着湖泽镇引以为豪的人文历史。湖泽镇副镇长黎建平告诉我,在湖泽镇,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冶炼技术来源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闹洲村委铁坑村的凤凰山古矿冶遗址;在湖泽镇,有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尚睦村200多年的古民居邓家围屋。

  在黎建平和尚睦村村委书记邓建平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尚睦村邓家围屋。外如龟形,形如花瓶,融合了福建围屋的宏伟和赣西祠堂的古朴。虽然大屋“容颜”衰老,墙体斑驳,依然能见当年的华丽和气派,门窗上镂空雕花技艺精湛,农耕鱼樵、花鸟虫鱼纤毫毕现,大屋内设有99间房屋,直到今天依然有十几户邓家人住在屋里。

  “你为啥昨天来了,今天还来啊,你来买什么好东西……”循着采茶戏唱腔的声音,我们来到院里右侧的一间房子里,原来85岁的彭菊英正在房间里听戏。干净整洁的印染碎花棉布衣裤,头发一丝不乱地往后梳成髻,耳垂上戴着一对银耳环,举手投足间有着大户人家的风范。彭菊英告诉我,围屋冬暖夏凉,她在里面已经住了六十多年。

  “最令人称奇的是邓家围屋的排水系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一百户人家,200多年依然排水通畅。”邓建平说。

  不论是邓家围屋的“”还是凤凰山古矿冶遗址的“”,无不显示出湖泽人大匠天工。直到今天,作为工业强镇的湖泽镇依然延续着天工文化,并随着时代发展加入新的注解。曾经丰富的资源拉动了湖泽镇的经济,但也让当地人“深受其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面上全是大坑,住在镇上不敢开窗。这几年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进行中心镇改造和公共文化建设,湖泽镇才变成现在的模样。”黎建平说,“当时进行中心镇改造的时候,很多老表都积极参与,听说还要在广场上建戏台,都说政府做了很多实事,街道干净整洁,生活更便利,精神文化上也更有乐趣。

  黎建平告诉我,9月下旬,镇里准备举办一个广场舞比赛,“前两天一个回镇里的大学生还说,几年不见,湖泽镇已经‘面目全非’,都舍不得离开了。作为当地人来说,既要住的舒服,还要身心愉悦,这样才会有归属感。

  回去的路上,看着一栋栋红窗棱白墙的房子,正在进行广场舞排练的队伍渐行渐远,我感慨颇多。湖泽镇的文化站不仅是一个文化展示平台,还柔化了这座工业强镇的刚烈,如果以前湖泽这个硬汉有点“”,那今天的他变得更加温情精致,正如湖泽的名字一样,既有湖光山色的外秀,又有温润而泽的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