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从时光深处走来
本网讯(学生记者张觐娇)3月7日下午,法学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来校作题为“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翻译视角”的报告,与师生分享自己的文学翻译之路和人生岁月感悟。
“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
何兆武先生曾评价许老:“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这也是许老给同学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一张讲桌,两把椅子,许老和夫人照君女士端坐桌前,娓娓道来自己的求学往事,在南昌的少年时光、西南联大时爱上翻译、国外求学的奋斗岁月,还有祖国八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已经96岁高龄,许老依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慷慨激昂,条理清晰,讲话时神采飞扬又幽默风趣,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已到鲐背之年的许老深情地说。
讲座现场的走廊和过道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师生。这是一场没有张贴海报的演讲,师生如候鸟般聚拢于报告厅。这是对知识的追逐、对师者的景仰和对历史的敬意,是校园一道最美的风景。许老仿佛从时光深处走来,没有辜负大家的期许,以他的经历、学识、性情,给在场听众留下了永远值得重温的学术情景。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讲座中,许老着重强调自己的文学翻译“优化法”理论,并把此种方法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文化继承、创新、系统”结合起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十个字加以概括。许老区别了东方象形文字和西方拼音文字,提出“对等”理论,即中西方文字只有50%可以达到对等翻译的程度,而剩下的50%就需要译者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扎实的文化基础,找到更好的文辞达到翻译目的,甚至超越原作品本身。
许老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如他将《红与黑》中简单的“death(死亡)”译作“魂归恨离天”,既具有中国文化含蓄美的韵味,又让熟悉汉语的国人读者深切感受到了悲痛。又比如他在翻译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将其巧妙译作“I see a pool of l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月光如水,我沉浸其中)”,使外国人也可以感受到月光似水流过肌肤的冰凉触感,以及跨越千年化散不开的浓浓乡愁。这样字字珠玑的翻译广泛存在于许老的作品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学生。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林夏老师赞叹说,“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究竟何意?许老给出了答案:‘Truth can be known, 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这是我见过最美的译法。感谢这位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大师,让我们遇见了西方文学中的美,也让西方世界遇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以割舍的赣鄱文化情怀
讲座全程,许老一直贯穿着一个观点:“Better than before(超越从前)”。在他十几岁翻译林徽因的《别丢掉》开始,到如今尚在攻克的莎士比亚文集,八十年来许老日复一日地投身翻译工作,将毕生都奉献给了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事业。
照君女士也进行了分享交流,提出“翻译是外语的核心”这一观点。同为外语专业的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事业贡献力量。
在听众提问环节,当被问及如何传播赣鄱文化时,许老亲切谈起了自己翻译《牡丹亭》的切身感受,表达了对赣鄱文化难以割舍的情怀。讲座最后,许老对同学们殷切嘱托,希望大家坚持积累且量力而行。场内掌声连连,经久不散。
“别丢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灵
他蹒跚而来,饱经风霜,南昌、昆明,国内、国外,少年、老者,空间移动,时间转换,可在谈到自己喜爱的翻译事业,谈到中国文化的传播时,许老依然满怀激情至热泪盈眶,双手颤抖。他是暮色四合时从文学森林归来,带着木香味的沉静旅人,也是尚在文化长河中执着筑桥,汗水泪水汇入水流仍不愿停息的工匠。
“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已经不仅仅是林徽因的一个专属符号,它同样标志着一个少年的青涩情怀的成熟,和一位翻译大师之星的冉冉升起,直至如日中天。而对于许渊冲老先生来说,“别丢掉”的,不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发展的现状,亦是一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