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师访万家 党员走在前--江西以“党建+”创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报道③
访回教师成长内驱力
教师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
“这个年代,还需要家访吗?有事直接打电话给家长,不就行了?”
当南昌市第十三中学初三(8)班班主任邱屹接到“家访”的通知时,心里不禁暗自嘀咕。
一个月后,邱屹有了很大触动:“如果不是家访,我始终都不会知道学生的另一面。”
有这种感受的不仅是邱屹一个人,江西省抚州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教师李新华感慨地说:“曾经是不想去,现在是争着去,我要去。”
从2016年起,江西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出乎许多教师的意料。这一访,访出了教学的热情,访出了师者的尊严,访出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家访不是放水养鱼,自生自灭”——教师不仅爱上了家访,还学习了怎么家访
家访,仅仅就是教师去访问一个个家庭?
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到了学生家里,到底怎样与家长沟通,怎么说话,都要专门培训。”抚州实验学校副校长高毓筠说,尤其是学校的年轻教师多是90后,本身就没有太多被家访的经历,更不知道怎么去家访了。
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怎么问?都考验着教师。
“家访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家访不是放水养鱼,让教师们自生自灭,而是要有周密的科学计划。”抚州市教育局局长吴建发说。
为此,抚州市教育局专门请省教科所专家培训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家访,还给每位教师配备“家访记录本”,凡是在岗的教师每人一册,目前已发放了3.4万册,要求每个教师写“我的家访故事”。
南昌市西湖区教科体局则要求教师在家访中做到“四个一”:一份工作计划安排,一份家访记录,一份登记簿,一份家访报告。家访结束后,及时完成家访材料,上交学校建立台账存档。
在家访的对象方面,许多地区更是把目光投向一些“VIP”群体。
上饶市教育工会主席吴宣耀介绍,上饶市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要求做到“五个必须访”,即特困学生、学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随班学生这5个群体,因为“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的,而不是只面向优秀学生”。
“我们的家访特别强调7类重点人群,包括单亲家庭、病残家庭、生活困难家庭、行为有偏差的家庭、外来务工子女等。”南昌市教育局副调研员李智良介绍说。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许多学校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比如在上饶市信州区逸夫小学,校长马艳要求对孤儿学生、残疾学生、低保家庭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
在弋阳县朱坑中学,继重点夜访“走读学生”之后,全体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师顶着酷夏的沉闷和燥热,以“分片包干,整体覆盖;村村到户,个个落实”的工作要求,对所有留守学生进行了“门对门,面对面”的促膝家访。
尤其是针对家长提问以及答问的策略,朱坑中学副校长吴汉军还为教师总结了一些与家长沟通的语言技巧,诸如“您有什么工作想要学校与老师和您一起做吗”,“您这样直言不讳,是对我们的鞭策,也是对我们的信任,您的意见我们一定会向领导汇报”,“您的孩子近来表现很好,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改进一下,孩子一定会更出色”,等等。
“需要这样事无巨细吗?”
“当然需要,尤其是对新教师来说,怎么说,怎么做,需要手把手地教。”面对记者的询问,吴汉军非常坦率。
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江西老表正是用这种特有的品质来做“家访”这件“小事”,并把这件许多人以为的“小事”,做成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大事”。
“孩子,我要重新认识你”——家访打破了教师们许多的“想当然”,让教师们开始反思自己、发现学生
在记者走访的上饶、南昌、抚州等多个市县,我们看到了各种形式的家访记录本,上面无一例外都会有被访者的个人情况,家长的评价和签字,教师发现的问题,还有教师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透过这些生动的记录,记者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学生原来有那么多面,他在家与在学校根本就是两个模样啰。”不止一个教师惊奇地发现。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当真走进各色各样的学生家庭,教师们的心里五味杂陈。
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是残疾人,奶奶见到家访教师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来要学费的吗”,在了解到学生小佳家庭情况的那一刹,教师吴子琪似乎明白了他在学校成绩不好而且爱打架的原因:“孩子可能比较自卑,像刺猬一样,总以尖锐的刺对着周围的人,其实心里是空虚而寂寞的,因为没有体验过快乐的童年。”
而在抚州实验学校八年级教师陈芳的班上,有个“乖孩子”,虽然成绩一般,却很听话。在家访中,陈芳却发现,孩子在家上网成瘾,不给手机玩就摔杯子打碗,完全不像在学校安静的样子。为什么这样?陈芳进一步了解才得知,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去世后,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在班上不爱说话,也不惹别人,唯有在家里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陈芳“利用”孩子听话的优势,告诉他:“爸爸不在了,你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保护好妈妈。”还和他讲一些网瘾危害的故事。几次劝说之后,孩子的脾气好了许多,成绩也上升到现在的全校100多名。
南昌市第十三中学初三班主任陈晶原本是怀着“告状”的心态去家访的,结果家访中发现,孩子在家每天都很乖,从不赖床,放学从不出去玩,哪天陈晶上课表扬了他,就一定会兴奋地告诉父母,学校发的奖品也得整整齐齐摆放着,绝对不准别人碰……那一刻,陈晶觉得自己太有“偏见”了——“老师,真的不能以第一印象定人呀”。
事后,陈晶专门向这个孩子道了歉:“孩子,我要重新认识你。”
对所有参与到家访活动中的教师而言,家访已经不仅仅是重新认识儿童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教育的过程。
“如果不到她家,就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平时应该多多关注她。”
“这个孩子太认真了,仔细完成作业,还养成了每天爱读书的好习惯,就是有时候看书看得太晚了,需要提醒。”
“孩子在家与父母交流很活跃,但在学校或外面不太爱与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需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
这是教师们在家访本上留下的部分记录,有的教师甚至一页纸写不完,又附上几页纸,来表达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几点建议。
“刚开始时,教师不愿意去家访,一个短信、电话就能解决,何必多跑一趟?”高毓筠非常明白教师的苦衷,但他也见证了教师们从“不愿意”到“抢着去”的转变,因为“见面沟通就是不一样啊”。
“面对面的沟通,才知道孩子身上的压力。”抚州市实验学校教师喻斌益感慨地告诉记者,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管是贪玩的、认真的,还是爱打闹、沉默寡言的……他们内心都是丰富的,都是有故事的。
可以说,家访打破了教师们许多的“想当然”,让教师们开始反思自己。
“家访给我上了一课,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的时候,我深切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能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这是一个普通教师写下的家访工作总结,一笔一画,字迹工整,能看得出,他是用心在写。
“都说家访受益的是学生,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教师” ——尝到了教育的味道,感受到了教育的价值,体验到了为人师表的尊严和自豪
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但对于弋阳县连胜学校班主任徐啸伶来说,这个数字是30天。他用30天不仅把家访变成了习惯,更变成了兴趣。
徐啸伶班上有53个学生,他用了30天的课余时间,遍访班级所有学生家庭,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他甚至去了五六次。现在父母遇到孩子有问题,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徐啸伶,他成了家庭义务调解员。而每一次家访,他都记录下来,有的还陆续发在了微信朋友圈。
7月毕业季,这53个学生要离开学校,因为有了这30天的家访,他们分外舍不得离开。
“带了那么多年毕业班,从来没有一个毕业班像今年这样难以忘怀。”说起学生们,徐啸伶眼睛有点湿润了。
“以前觉得家访是责任,现在是真喜欢。”徐啸伶说,他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虽然忙碌,但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对徐啸伶的家访微信依然持续关注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徐老师已经尝到了家访的味道,尝到了教育的味道。”
的确,这种幸福的味道有时在学校体会不出来,走出了校门,走向了社会,体会尤其深刻。
“家长们非常热情,还骑着自行车到车站来接我。”
“孩子专门给我沏好了茶,甚至准备了笔,还要留我吃饭。”
“小区里的人听说我是教师,来家访,都轰动了。”
教师们谈起家访,是眉飞色舞的骄傲,是表露无遗的自豪,还有遏制不住的感动!
“都说家访受益的是学生,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教师。他们发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真正有了成长的内驱力。”方华一语道出“家访”对于教师的关键作用。
有了动力,还会担心职业倦怠的问题?
这不,暑期到了,本该歇一歇的教师们却停不下来,因为又要家访了,忙着告诉孩子们千万别下水,忙着告诉孩子们暑期干什么……
“不管联系方式怎么变,上门家访不能丢。”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小学校长周琴说。
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最大的变化是教师队伍,但“万师访万家”带来的价值和意义远不止于此……
编辑:卢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