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家说实在话 习近平博鳌演讲为世界贡献正能量

31.03.2015  17:22

  国人皆知习近平主席爱讲实在话。所谓实在话,无非是所讲所言坦诚有理而言之有物。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习近平面对各国嘉宾,照例又聊起了“实在话”。

  •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

  •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中国绝不恃强凌弱的表态一直贯穿其外交宣示的始终,这绝不是空泛的外交辞令。放眼当下,中国不仅追求着自身的平等,更倡议国际间交流交往的普遍平等——甚至还敦厚地尊重着“对手”的平等:自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议问题一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对手”之中,体量各自大小不一,国力亦是强弱有别,然而中国从未区别对待。不论是实力强、后台硬、记性差的邻邦,还是盛产奇葩警察、擅长将破船废物利用的国家,中国政府都是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实际行动中严格自制在国际法律法规与惯例等框架内。以至于中国不少网民因政府认真地与量级毫不对等的“小国”在谈判桌上纠缠良久而放大了内心“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慨。但惟其疏导情绪义愤于内,又接挡明枪暗箭于外,而对恪守“各国平等”之原则虔诚笃定,方显中国政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之精神、气魄与实力。

  •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近代以后遭遇了一百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纵观历史,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回望历史,百年战火的切肤之痛,让中国人在感情上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环顾当下,步入新常态的中国正忙于抓住转型、创新过程中的机遇,并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无疑亟需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放眼未来,历史告诉人类,任何企图以武力实现发展目标的国家都不会有成功的希望。鉴古知今,以往鉴来,和谐安宁的发展环境是中国人民心之所向,亦是世界潮流大势;关乎中国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亚洲各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习近平代表中国自明心迹的实在话不讳言利,但其倡导的,乃是利人利己的义利观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如同对挚友将心比心的促膝长谈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的决心可见而且可信。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亚洲各国作为“命运共同体”,唯有结伴相向而行,方能负重致远。当下,中国贡献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顺应潮流大势的机制、设计,便是为了推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相互对接,优势互补。这“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为了打消相关顾虑,习近平主席务实、诚恳而直率——不回避问题,不“打太极”,直接“用事实说话”: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干风格亦自然而然体现在了中国的国际合作之中:拒绝空喊口号,以实干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习近平主席的实在话贵在可感、可信,更贵在说出之后,有“实干”跟进。一花独放不是春,亚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亚洲各国齐心协力的实干,更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中国国家主席一番自明心迹打消顾虑、发出倡议深化合作的实在话,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新未来贡献了积极、亲切、务实的正能量。(曾繁华)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