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文化自信⑤:传承中华文脉
作者:思力
粉墙黛瓦、江南流韵,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浙江美术馆,把西湖的自然景致与美术馆的人文韵味、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浓郁的时代气息,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从选址到确立建筑风格,都是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倡议确定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写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
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 对历史文物的珍视、对古建筑的重视,贯穿他从政的整个历程。不论是对河北正定古城的保护,对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的修复、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还是强调城市、乡村的规划建设要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都渗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满腔热爱、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担当。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守旧复古,回到过去。
怎样才能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保持其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含着继承发展、扬弃创新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灵活运用古籍典章中的名言佳句,金声玉振,史鉴昭昭,树立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典范。
谈利民, 讲“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谈为政, 讲“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谈立德, 讲“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谈任贤, 讲“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谈廉洁, 讲“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等等。
这些古为今用的解读,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内涵,闻者无不觉得过瘾解渴、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特别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立场、中国主张时的旁征博引,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虽大,好战必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德不孤,必有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既重温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又总结中国经验、凝练中国精神,与世界对话、发中国声音,鲜明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中国智慧、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站立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土,走自己的路,舞台无比广阔,底蕴无比深厚,定力无比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