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读懂“跪求零分”背后的心酸与无奈

24.06.2014  11:01

  通篇空白,只在标题上写了四个字“跪求零分”,得一分;试卷当成了画稿,写下题目之后,画了一个类似于QQ表情的哭脸,通篇再无一字,得两分!这些看似奇葩的作文,都是出自今年江苏高考生之手,让阅卷老师相当无奈。(6月23日《现代快报》)

  既然未写一字,标题也与考试内容好不关联,即便“一分”不见得对录取造成影响,但却违背了判分的客观公正,作为判官的阅卷老师,如此感情用事,确实令人不齿,舆论对其指责理所当然,但为什么有考生对高考如此视为儿戏?这才是问题实质,不能被表象掩盖。

  曾几何时,高考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但随着招生的扩张,上大学已经离改变命运越来越远。当“大学毕业即失业”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上了大学又如何”必然成为很多人的困惑,尤其是,当今处处存在着的社会生存竞争事实上的不公平,也让家长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时再多空洞的说教,只会让人呲之以鼻。尤其那些输于起跑线的家庭,,即便脱了鞋子,也难以追上别人。好不容易考上一个三流大学,还要面临山一样沉重的高昂学费,关键是,对自己的命运改变根本没有事实意义,那么,与其做劳而无功的事,不如自动投降,早日就业。

  跪求零分,很容易联想到弃考生。有报道说,去年我国有100多万考生放弃高考。而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近年来,弃考人数还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这其中当然有一部分是因出国留学而放弃参加高考的,但更多人还是在主客观上自愿放弃了高考。“跪求零分”和弃考本质一样,其中有玩世不恭成分,但并不见得就是自暴自弃。在考上的投入和产出严重倒挂的现实面前,在还未考完结果就已知的情况下,谁能说中途弃考不是对现实因素综合考量之后的理性选择呢?读不懂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只是一味指责他们,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退一步说话,学生可以自暴自弃,但社会不能。无论是高中毕业就走上工作者,还是大学毕业就失业的年轻人,他们的未来命运,才更值得关心。从长远看,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尽量科学合理,既要结合学校实际,更应着眼社会需求,而不是用虚假的就业率来欺骗公众;另一方面,也要让重点高校招生新政尽快实现,让人们看到国家层面对教育公平做出的努力。同时,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方面,能打破制度藩篱,通过对教育资源“削峰填谷”,让弱势群体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

  而从短期说,就是要让这些高中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拥有自己的职业空间。屡屡曝出的大学生回炉上职业院校新闻,本身就是启发。有关方面既要眼睛往上,也要多些“平视和俯视”,多给他们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让他们成为有高度职业认同的专业性技能人才。同时,更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改变命运不惟家庭背景或一纸文凭,个人能力才是硬通货。当社会的公平囿于现实还无法达至,当我们亏欠他们的一时还没法弥补,那么,就让他们重燃起信心和希望吧,或许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