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年资助300贫困生 挨家走访防假穷人
陈方清在贫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
陈方清在贫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
四川新闻网达州9月4日讯(靳廷江) 8月30日,四川万源市“光彩助学、学子圆梦”公益活动募捐33.3万元资助了66名特困学生。据悉,该公益行动已经延续了四年,一共募捐逾155万余元,帮助逾300名寒门学子实现了读书梦。四年来,爱心人士在慷慨捐款的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假穷人”,每次发放助学金前都要挨家挨户走访,确保了每一笔善款都能帮助到确需帮助的人。近日,记者采访到了这一公益行动的不少细节,也采访到了其发起人陈方清的公益历程。
曾经的“独行侠”十年捐款逾500万
1962年2月,陈方清出生于万源市一户农家。“小时候家里很穷,几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19岁应征入伍,退役后回乡创业,刚开始卖瓜子、卖猪肉。”陈方清告诉记者,他这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多蒙亲戚朋友甚至是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关照,所以“到现在也算小有成就。”
富起来以后的陈方清所做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决定是“竭尽全力回报社会”。2001年开始,他就带着妻子和女儿经常奔走于万源市52个乡镇,以收购农副产品的名义去了解哪里有“最需要帮助也最值得帮助人”。一旦遇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他必定出手相助。
一直到2010年,他都是一名“独行侠”。除了妻子和女儿,他的爱心之路再无同伴。“那时候,我觉得既然是回报社会,就不要惊动别人,自己默默的去做就行了。”
因为一直低调,尽管默默地扶贫济困逾500万元,他的善举在10年间仍然鲜为人知。然而,他最终还是“一举成名”了。2010年7月,万源市遭遇史上最强暴雨袭击,洪灾让这个地处大巴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市)蒙受了巨大损失。在一次“全民动员,重建家园”的募捐仪式上,陈方清一咬牙做出了捐款100万元的决定,这让他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为重建家园尽心尽力。”时隔4年,陈方清谈起那次捐款,言语中颇为自豪,“万源市比我有钱的多了去了,我的举动还是影响了不少的人。”
为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他从低调走向高调
2011年,是陈方清公益之路的转折点。那一年,他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公益行动应该“海纳百川,滴水成河”。
也是在那一年,他迎来了一个做公益的好平台:当年的5月,他被推选为万源市工商联主席。
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当地企业家,有了呼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机会。可是,他很快发现,响应者寥寥无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企业家觉得我才上任就请他们捐款,这是在给我个人创造政绩。”为了消除误解,他决定还是先从自己做起,“也许能潜移默化,让他们从心底乐意参与进来。”
当年的6月22日,陈方清发起了“光彩助学、学子圆梦”公益活动,并以万源市工商联的名义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商会“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切实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好每一个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向市工商联申报助学资助。”
8月初,各商会摸底情况汇总到万源市工商联,名单显示有98名贫困大学生亟待资助,一共需要30余万元人民币才能解决他们的入学难。
令陈方清意想不到的是,在随后的走访中,他发现一些名单中的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好,住的房子比我的都还要好些。”
这让他意识到,慈善也可能会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不公平。于是,他又做出了一个“给自己找麻烦”的决定:挨家挨户走访名单中的学生。
当年8月中旬,陈方清带着家人,按照各商会提供的名单,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发红包。经过重新审核,他取消了15名“假穷人”的受助资格,替换并补充成19名货真价实的贫困大学生。
首届“光彩助学、学子圆梦”公益活动资助了102名贫困大学生,所需的36万余元资金全部由陈方清个人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