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强化辐射 要先把自己的事办好
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实施中,南昌既享受辐射的机遇,又面临被虹吸的风险。我们该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明确回答:我们必须抢先发力、率先作为,要把自己的事办好。通过实施“四化并举、协同并进”,加速形成区域发展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各县区要迅速行动起来,担负起“强攻产业主力军、强化辐射桥头堡”的重任,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助力南昌打造内陆开放与区域竞合中的新高地。
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要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沉下心来搞工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此,各县区必须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是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以赴把工业搞上去,不断夯实县域经济的支撑。要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加速推进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把培育和扶持小微企业作为突破口,积极借助“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股春风,使企业之“树”、产业之“林”枝繁叶茂,让县域经济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
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县城是标杆。然而,我市有些县城长不大、长不快、长不美,有的甚至像个大集市。可以说,这些县城规划建设的“增量”和“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中的两道“坎”。要爬“坡”过“坎”,就必须高起点规划,构建“一核多心”的城镇体系框架,用核心项目做支撑,在城区节点做景致;就必须高标准建设,千方百计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升县城的人气和商气聚集度;就必须高水平管理,切实加强对县城卫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和常态管理,教育引导市民守秩序、讲文明,努力使县城成为展示南昌时代感和现代化的“窗口”。
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引领。南昌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尚未完全摆脱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生产集成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农业产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发挥四县的主战场作用,突出做好引领“三农”转观念、转体制、转方式的“转”字文章,探索和尝试新的农业生产类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改革;突出做好完善产业整体功能、增强产业整体实力的“聚”字文章,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与典型示范产业上,将同一产业内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汇聚和整合,形成供、产、销一体化链条,增强“接二连三”的六次产业整体实力。
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要加大城乡绿色化的优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因此,在产业发展中,我们要坚守“绿色化”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我们要彰显“绿色化”特色,留足生态空间,做好山水文章,用低碳的理念规划好城镇特别是九龙湖新城,在全国唱响“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在体制机制创新中,我们要强化“绿色化”保障,把生态文明纳入我市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使“绿色”真正成为南昌时代的都市流行色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郡县富,天下足”,县域强则底部实。在区域竞合中,南昌要承接“辐射”、避免“虹吸”,就要做大经济体量,做实经济基础,这关键还取决于县域经济是否给力。因此,各县区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南昌大都市区找准定位,做优特色,在新一轮竞合发展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助推南昌在“四个强起来”的伟大新征程中策马扬鞭、进位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