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间谍前缘早定
·贵族身·
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两部电影能唤起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让人想去抚摸里面的物件、禁不住去模仿其中人物的做派,马修·沃恩的新作《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就是这样一部标志性的电影。
对一位认真的导演来说创作总是欣喜伴随着危险的,因而总是会不经意在作品里留下私人印记。其实他与皇家与特工前缘早定:出身贵族,父亲是英王乔治六世的教子--这样的出身在电影圈是极为罕见的,大概也只有意大利电影大师卢奇诺·维斯康蒂有比他更显赫的家世了。
沃恩现今在好莱坞声名大噪,虽是地道英国佬,他的电影之路起源却在美国。虽说在学生时代之前,马修在美国旅游时就做过导演助理谋生,虽说也曾在伦敦大学受过科班训练,但和与他同时代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样,因为迫不及待想进入电影界一展身手而选择退学。这个选择无疑收获了翻倍的回报--作为制片人与好友盖·里奇合作的《两杆大烟枪》,让他尝到了少年成名的滋味,但直到2004年,他才推出了处女作《夹心蛋糕》。
初做导演便与特工结下了缘,只不过是还没领到女王特授杀人执照的特工--第六任007丹尼尔·克雷格。有些导演的作品总是很捧演员的,或许他本人无意如此,沃恩如是。几乎他每部作品都捧红了一些新人,抑或助力已有声名的演员再攀新高,于《夹心蛋糕》是丹尼尔·克雷格与汤姆·哈迪,于《星尘》是克莱尔·丹尼斯,于《海扁王》则是亚伦·泰勒-约翰逊与科洛·莫瑞兹。《X战警:第一战》则让尼古拉斯·霍尔特走入了好莱坞主流制作。新片主演塔伦·艾格顿虽暂未收到新大制作的邀请,但持续走高的人气显然不会让好莱坞对他视而不见。
·英国帮·
当今好莱坞外国导演越加强势,其中声势最大的导演集体除了墨西哥帮之外就该算英伦帮了,盖·里奇、埃德加·赖特还有马修·沃恩。他们都熟稔于类型片,此外也对类型颇多改造,为之注入了新的风格与活力。
此三人作品迷影情结都甚是浓重,盖·里奇初期作品如《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对黑色电影甚多借鉴,埃德加·赖特早在电视剧时期就喜欢用角色直接向仰慕的影人致敬,马修·沃恩也很是直接。在《海扁王》里他直接让大老爸用吴宇森的电影做考题考验超杀女。新作中也不乏类似的致敬,政客爆头的场面就似极了柯南伯格《夺命凶灵》。
片中科林·费尔斯西装革履,再激烈的打斗也不见额头上现出半点汗珠,这在整个世界动作片越加写实化的今天实在是一股逆流,也是对昔日征服了世界的英国间谍片的致敬与缅怀,毕竟今日就连007都已经蓝领化了。虽几年前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也是复古一路,但电影的压抑、灰暗显然使它杜绝了优雅,大英帝国特工的优雅传奇终于又在这里续上了新篇。
·真性情·
自从诺兰《蝙蝠侠:侠影之谜》开始,主流电影里的英雄越加黑暗化,总是背负着不可释怀的过去,拥抱着惨淡的现在,英雄本人对自己的举动也越发的犹疑,因之动作戏也越来越少。英雄更多是扮演一个警察角色,太难看到他亲自杀死反派。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彰显导演之深度、电影之内涵,沃恩显然不认可这个方向。
《海扁王》《王牌特工》主角都活得很是性情,面对邪恶势力全然没有蝙蝠侠似的没完没了的自我怀疑。在动作戏上两部电影暴力尺度都相当大,血肉与子弹共舞。就连满是边缘人物的《X战警:第一战》也被他处理得平添许多青春气息,这三部作品都带有一些成长情节,主角也都遇到了一个类似导师的角色助力他们认清自我、超越自我,就像里面科林·费尔斯讲的,“比其他人出色并不是什么高贵的事。真正的高贵,是永远比从前的自己更出色。”这一主题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这与导演本人的私生活不无关系,童年时期因为母亲的婚外情他并不能确切知道自己父亲究竟是否母亲的情人,这使得他在生父被确认之前处在夹缝之中,可以说在此一时期他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父亲”。或许正因为此,他的电影里总要有父亲似的人生导师角色陪伴主角成长,其自身的遗憾映射到了电影里。或许是不想孩子经历自己幼时的彷徨吧,生活中的沃恩是个极体贴的好父亲,与克劳迪娅·希弗相遇之后,他们抚育了三个孩子。
·为致敬·
世界形势变幻,恐怖活动时有,间谍片越来越多了现实感、沉重许多。近年大热作品如伯恩系列都在极力往写实风格发展,再难看到昔日间谍片里妄图征服世界的狂人和稀奇古怪的道具,就连反派也少了夸张,造型越加保守。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不是如此,毒钢笔、特工电话鞋一类的间谍工具回来了,断肢刀鞋女反派也实在是邪性不亚于007系列的大钢牙和铁帽人之类经典反派。电影不止致敬了007,还有经典间谍题材英剧《复仇者》和同类美剧《秘密特工》,沃恩甚至邀请“哈利·帕尔默”的饰演者迈克尔·凯恩出镜,这直接把电影打在了间谍电影的坐标盘上。
沃恩坚持类型片首先应该是让人愉悦的,文以载道可以,但永远不该舍本逐末,他显然做到了这一点,截至目前,《王牌特工》票房已经突破了三亿美元,观众用电影票表明了态度。现在人们越来越爱怀旧了,人们怀旧因为根很重要,因为有谱系才有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