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央企会议费下降近4成 国外考察费降2成
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在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上表示,2013年国资委机关会议费同比下降51.7%,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73.6%,公务用车运行费同比下降12.1%,113家央企会议费同比下降38.5%,业务招待费同比下降27%,国外考察费同比下降22.8%。
央企“天价招待费”遭质疑
年底到了清账结算的时候。因为之前曝光的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事件,使得公众在各家央企即将公布的年报中,细细寻觅“业务招待费”条目。
原因在于,央企“业务招待费”曾因受到关注而“消失”了。有媒体注意到,在去年10月部分央企披露的中报中,中国铁建等多家央企“招待费”消失,市场猜测为“故意隐瞒”。神秘的央企招待费在和公众一起度过了“1314”之后,会否出现在即将公布的年报中成了问题。
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一张部分央企的招待费榜单。2013年5月,有媒体根据年报统计发现,2012年,2469家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高达137.98亿元,其中,11家公司业务招待费过亿元,而其中10家为央企。其中,业务招待费最高的为中国铁建,高达8.37亿元,中国交建和中国水电分别以7.80亿元和3.43亿元紧随其后。
随后几天,中国铁建的“冠军”头衔易主为中国人寿。在2012年中国人寿的年报中显示,业务招待费高达14.18亿元,居A股榜首。中国人寿至今不曾公开回应,巨额招待费具体使用情况、是否合法合规至今仍不得而知。252家“国有”背景的上市企业,2012年报中公开披露的业务招待费一项,总计达65.25亿元。
去年8月,另一家央企上海建工在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中再度引起关注,与上海法官在夜总会娱乐并参与色情活动的案件正是上海建工的子公司高管,牵扯出上海建工2012年的招待费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1.81%,招待费相当于其当年净利润的11.12%。这在2012年1720家披露招待费的上市公司中位列第四名。
什么是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用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由于代表“吃喝玩乐”的花费,业务招待费用的灵活属性也意味着该科目的可调节性较强。一家上市公司会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业务上发生的开支消费,既可以计入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一项,又可以计入销售费用下属科目,因为每家公司会计部门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计提的标准也不同。”
“媒体都在关注业务招待费,但我觉得统计口径很关键,每家央企它的会计做账方式是不一样的,甚至同行业公司对一笔费用的计入都不太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即使同行业公司也不一定具有可比性。”一家央企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有央企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近年利润不好,该公司业务招待费控制严格,一般业务招待报批审核严格,个别部门鲜有开支用于业务招待。
此外,由于上市公司财务披露准则对业务招待费这一明细科目披露无明确要求,亦导致央企业务招待费长期处于不完全透明状态。
辣评:投资者的钱,岂容如此乱花?
“当一个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能够达到上亿元甚至数亿元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一些投资项目的标准,股东有权利对此进行监督和质询。纳税人的钱,不能由政府机关乱花,同样的道理,投资者的钱,也不能由上市公司乱花”,国际金融报刊发周俊生署名评论指出,“上市公司的钱同样是公款,只不过这个公款与政府用的公款在性质上有所区别而已”。
上市公司为什么在业务招待上如此大方,这说明它们的钱来得实在太容易了。一个企业只要通过了IPO的审核,进入了资本市场,就有了源源不断地圈钱机会,因此企业花起钱来才会有如此的“豪爽”之气。这种铺张浪费在公司IPO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于一些有利于公司完成IPO和推高IPO定价的关键人物,比如政府官员、基金经理,公司们愿意不惜工本地搞“感情投资”,不仅舍得置办数万元一桌的豪华宴,还有天价礼品送出,而这些投下的巨资反正最终都是由投资者买单。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