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大地:绿水青山映 满山花果香
上犹县园村小流域治理
上犹县园村小流域治理生态观光农业保水又富民
上犹县园村四周群山簇拥,旅游资源丰富
宁都县还安小流域瓜果飘香
石城县竹溪小流域葡萄采摘区
石城县大畲村全景百亩荷塘
石城县前江小流域生态文明新村大畲村风光
“山上林草多、山下水唱歌。旱地变水田,老表乐呵呵!”,赣州市宁都县水保局副局长符广东介绍说,水保小工程,起了大作用。
曾经在赣南大地,满目“白沙”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用“十年九灾”来形容该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并不为过。“雨季来临时,因地表径流大,江河的水位又经常居高不下,泄洪困难,易形成涝害,到了伏旱季节,山洼各处的农田干旱缺水,水稻一年一季,春涝秋旱,几乎年年如此。”石城县水保局黄宜亮告诉记者。
赣州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地质、土壤、降雨等原因,曾是南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1186.6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37%。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这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江西省水利厅副巡视员隋晓明说,“近年来,江西省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实施,探索出了适宜南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赣南模式。”
治山治水相结合
“以前一下暴雨,山上泥沙如流冲下,不但使果苗遭殃,有时也毁坏山下农田庄稼。”石城县竹溪村村民陈南昌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山清水秀,两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石城县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山治水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实施乔、灌、草混交生物措施与租借竹节水平沟、排灌沟渠、蓄水池、塘坝相互配套布设,从山顶至山脚,层层布设拦蓄工程,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改观,提高了农田防洪抗旱能力。
据统计,30多年来,赣州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642平方公里,已开展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0%以上。治理区内植被覆盖率均在90%以上,缓洪拦沙率在70%以上。全市水土流失已从1980年的1676.21万亩下降到目前的1172万亩,且水土流失侵蚀程度由强度向中、轻度为主转变,年土壤侵蚀量由1980年的5326万吨,降到目前的2050万吨。全市的森林覆盖由1980年的46%,上升到目前的76.4%。
目前,江西基本实现了水土保持治理区良好的生态效益,水分得到涵养,沙石得到稳固,达到了“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暴雨稳山川”的良好生态效果。
治一方水土 改一方生态 富一方百姓
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四周群山簇拥,茶园风光秀丽,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但由于管理不善,配套措施不够,茶叶产量不高,严重制约茶农的增收。”上犹县水保局副局长刘烈农说,上犹县水保局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帮助农民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实现了水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成为了集生态景观欣赏、现代农业观光、农活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
“剩余劳动力现在不愁没有活干,大多数农户至少每年增加收入万元以上。”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民曾瑞林告诉记者。
围绕“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水保产业相结合”,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石城县大畲村的几百亩荷塘早已荷香四溢,通过小流域治理,目前已建设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具有城郊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家园和集赏莲、采莲、品莲和廉政教育的综合体验区。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在。30多年来,江西全省累计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数千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山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赣州市水土保持治理和小流域建设,使昔日的“秃顶山”,而今的“花果山”,村民深切感受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田更肥了,洪涝灾害更少了,生活更加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