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创新思路推进精准扶贫

10.06.2016  14:43

  “靠党的好政策,如今我也摘掉了贫困帽子。”自从去年10月当上村里的保洁员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后,赣县吉埠镇枧田村残疾村民戴小珍每月有500元固定收入。

  戴小珍因公益性岗位脱贫,是赣县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赣县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狠抓落实,脱贫攻坚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以前,全县贫困人口10.01万人,2014年脱贫2.4万人,2015年脱贫2.2万人,剩余贫困人口确保2018年全部脱贫。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5月31日,吉埠镇枧田村村民尹志英起了个早,赶往新海洋电子公司上班。因丈夫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多病的公公,尹志英一直有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前些日子,镇里的帮扶中心介绍我到新海洋电子公司上班。现在,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能拿到2600元工资呢。”记者从尹志英的话语中,看到了她对生活的新希望。

  尹志英所说的帮扶中心,是今年初镇里刚建起的帮扶贫困户综合服务平台——精准脱贫帮扶中心。

  “为了将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政策,及时准确充分地落实到每一户贫困家庭,我们决心建立一个脱贫帮扶中心。”吉埠镇党委书记王勇亮坦言。

  吉埠镇精准脱贫帮扶中心不仅设有政策咨询工作站,还建立了保障扶贫工作站、产业帮扶工作站、就业创业指导站、社会关爱援助站、电商服务工作站,每个站负责相对应的工作。

  “我们站开设以来,已经帮助68名贫困户到附近企业、基地就业。此外,镇里规划建设的扶贫创业示范街,预计可以安排30户贫困户开店经商。”就业创业指导站站长王光明说。

  通过“六站一中心”平台,吉埠镇打通了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政策宣传难、产业发展难、就业服务难、社会帮扶难、群众办事难、产品购销难得到了有效缓解。如今,这种脱贫模式已在赣县应用、推广,辐射带动774户、2524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驶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今年甜叶菊丰收,我就能多出2500元收入。”五云镇夏谭村的贫困户肖亮,望着地里即将丰收的甜叶菊笑开了花。两年前,他因车祸致残,干不了重活。

  国土资源部对口支援下派到夏谭村的“第一书记”邱少俊了解到肖亮的情况后,帮助他加入了夏谭村甜叶菊合作社。

  “甜叶菊种植需要的劳动强度不大,像肖亮这样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其他残疾贫困户也能承受。”邱少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甜叶菊合作社由国土资源部出资,产权归集体所有;每户贫困家庭以4000元标准入股,同时租用贫困户的土地,聘请他们来务工。年底合作社盈利后,贫困户还能得到相应股份的分红。

  国土资源部帮助合作社建设了育苗大棚、灌溉设施、仓储收集点等配套设施,降低了合作社运营风险和成本,这就给入股农户吃了“定心丸”,真正实现了“政府支持、合作社牵头、农民参股、保本分红”。

  加入合作社后,贫困户成了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该县精准扶贫事业也驶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今年,该县计划投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6227万元,覆盖带动6790名贫困人口增收,实现5907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另外70%以上的贫困村形成1项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迈出群众精准脱贫新步伐

  近日,在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全力推动下,吉埠镇枧田村里成立了红兴惠民灯饰厂,不少村民前来应聘。

  “我们一家五口人都在家里务农,脱贫压力大。如今,在谢干部的帮助下,我来到灯饰厂上班,一个月能有1500元收入。”5月24日,灯饰厂刚开业,家庭困难的丁罗香就忙活起来了。

  丁罗香口中的谢干部,是县委组织部驻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谢瑞年。“创办灯饰厂的初衷就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了解到贫困户们的实际情况,结合手工业产业投资小、见效快、回报高的特点,引进了灯饰厂。如今,灯饰厂刚成立,就安排了10名贫困人口就业,月平均工资1500余元。”谢瑞年告诉记者。

  为了健全结对帮扶机制,把各项帮扶措施精准“滴灌”到贫困村和贫困对象,今年赣县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职责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了结对帮扶机制,落实部门定点扶贫责任,安排了133个单位与276个村结对帮扶,6210名干部职工与2.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实现帮扶干部结对贫困户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