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温暖港湾” 留住“美丽乡愁” 赣州63万农户喜圆安居梦

11.02.2015  14:00
原标题:赣州63万农户喜圆安居梦

振兴苏区颂党恩,喜迁新居迎新年”。2月3日,记者刚走近于都县梓山镇山峰村温永森的新家,就被门前喜庆对联所吸引。看到客人来访,温永森一边热情招呼,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让我告别危旧土坯房,住上了新房!”如今在于都,通过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像温永森一样住上新房的困难群众有2万余户。这是赣州扎实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温暖民心的一个缩影。

赣州以人为本,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抓,坚持科学规划、阳光操作,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整合民政等部门涉农资金,组织社会各界及企业通过爱心捐赠等方式,大力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立联动监管服务机制,组织近百名技术人员组成多个规划编制组和建房质量技术服务组,优化设计20套具有赣南客家元素符号的新户型,引领农村建房新潮流;统筹阳光工程等职业培训资金,用3年时间,每年分别免费培训4万名、5万名和3万名农村建筑工匠,有效破解“用工难”。针对建房资金困难农户,采取联户担保等方式,可申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市县财政给予有关贷款贴息;对分散建房的低保户等特殊困难改造户,建立亲戚、朋友以及干部全程结对帮扶机制,帮扶其早日住上安全房。目前,全市已有63.08万户、263万农民告别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两红”人员及烈士遗属全部住上新房。

为了留住“美丽乡愁”,该市在危旧土坯房改造中注重传承文脉,科学规划引领。在规划编制上尊重农村山水自然条件,保留农村传统建筑风貌,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突出赣南特色,着力传承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做到与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延续历史文脉。同时,结合新房建设了一批客家风情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组织农民就近就业,让农民住新房、能发展。如今,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整齐漂亮的新村、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新房格外耀眼,成为赣南大地一道道靓丽风景。目前,该市涌现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10个中国传统村落。(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