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半年跳槽的菜鸟不少 工科生首份工作薪酬更高
南昌大学21%的本科生读研、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3741元、不少毕业生工作半年后跳槽……评价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日前,我省35所高校发布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本科院校共22所,独立学院共13所。
哪些单位吃香?
民营企业对毕业生吸引力增强
国企、民企、党政机关……面对五花八门的用人单位,“90后”毕业生们最青睐哪个?多所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对毕业生们的吸引力在增强。
2014年,南昌大学有本科毕业生9750名,到企业就业的占51.71%,选择继续深造的占23.52%,其中21.47%的毕业生升学,2.05%的毕业生出国留学。
江西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国企就业的占6.72%,而在国企、三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就业的占了44.88%。江西农业大学在国企和三资企业就业的分别为4.37%、8.06%,在其他企业就业的达52.01%。
“90后”毕业生们,都热衷去哪些行业就业?在南昌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教育、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三个行业的最多,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22.71%、19.7%和8.18%。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教育、制造业以及居民服务等服务行业就业的最多。
江西财经大学33%的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21%在制造业就业,就业人数较多的还有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去哪些地方工作?
留在江西工作毕业生最多
在江西读大学的“90后”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江西工作还是去外地闯荡?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报告显示,江西仍是首选就业目的地。
南昌大学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目的地在江西的达43.35%,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和上海的比例分别为15.66%、7.21%和4.89%。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首选的就业目的地也是江西,去外省市就业时,优先选择的是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这些省市经济发达,优质用人单位多,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江西就业的毕业生占比更是达到了75.32%,其次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毕业生也很有吸引力。
专家分析,我省各高校大多数毕业生首选留在江西工作,除了江西生源占比多以外,也与多数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有关。此外,记者注意到,毕业生多趋向于到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就业,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还比较低。
薪水怎么样?
工科类学生毕业第一年工资更高
毕业半年后,小伙伴们对自己的工资还满意吗?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过工科类专业毕业生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待遇略高,可是一个普遍现象。
江西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月薪为2000~3000元的占总体比例的50%左右,3000元以上的占40%,94.34%的毕业生对工作第一年的薪酬待遇很满意或满意。
江西财经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3741元,这些收入中不包括单位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励或其他年终福利,而且毕业生离校半年内,大多处在实习转正期,或转正后不久,毕业生的待遇今后肯定有一定上升空间。
华东交通大学41.1%的毕业生薪酬在3001~4000元,2501~3000元的占28.3%。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生月薪在2000~3000元的占40.33%,月薪在3001~4000元的占36.06%,月薪5000元以上的占10.9%。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生以工科为主,大多在项目上承担对口工作,加上补贴,月薪可达5000元左右,一些在大型民企和外企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学生,月薪已达8000元以上。
换工作的多吗?
跳槽离职这类毕业生并不少
2014届毕业生们已经工作半年左右了,他们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有没有离职的打算,还是已经跳槽了?
在随机调查中,江西师大2014届毕业生入职后的工作状态相对稳定,离职率不高。但81.7%的毕业生认为当前工作竞争“非常激烈”或“比较激烈”,有83.4%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
江西财大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约16%的毕业生曾经离职或创业,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半年内换过工作的占31.34%。东华理工大学61%的毕业生表示将在签约单位踏实工作至少2年,在2年内有意向更换工作的占21.31%。
专家分析,部分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对薪酬福利水平不满意、工作内容与期望相差较大、认为缺少发展机会和空间、刚步入社会感到不适应或难以融入工作团队。还有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在面对就业形势压力时存在无奈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客观因素和求职择业的浮躁心态,也有部分毕业生将跳槽作为加薪的一种手段,不断寻找更合适的就业机会。
就业报告有什么用?
就业率太低专业将停止招生
从2014年起,我省高校都要编制和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也是我省高校首次集中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就业质量报告对高校办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比如理工类、医学类等应用型、技术型专业的社会需求较为旺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的余地较大,相对轻松。而文科专业、理论研究型专业,社会需求较少,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其实,每年高考结束,填志愿、选专业都成为很多考生、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除了兴趣爱好外,考生们都想选择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避开那些就业“老大难”的专业。
今后,社会认同度低、社会需求量明显下降、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专业可能要停止招生或少招生。我省对毕业生就业率在30%~50%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数;对毕业生就业率在50%~80%的专业,保持原招生计划数;对毕业生就业率高于80%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数;对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30%的专业,实施隔年招生或暂停招生。目前,我省不少学校已经准备在明年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且生源不足的本科专业,调减招生计划。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廖济堂 实习生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