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魏国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
今年,江西省南昌市克服省会城市人口增长快、中小学择校矛盾多等困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加快推进教育招生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基本实现了城区中小学招生“零择校”的目标。
为破解择校难题,南昌市成立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专项调研组,对全市中小学存在的“择校热”现象及成因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关于破解我市中小学“择校热”难题的调研报告》,提出了破解“择校热”难题的对策及工作目标。
南昌市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关于严禁非政策性择校行为的通知》,提出在城区范围内禁止非政策性择校行为的五条禁令,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方面的法律规章,不得受理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提出的非政策性择校要求。南昌市教育局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实行阳光招生。市教育局研究制定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划片决策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招生工作的文件,建立信息采集联审、学区划片决策、招生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严格划片招生。今年6月初,南昌市教育局根据辖区内学校布局、规模和生源分布状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公布《2014年南昌市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为辖区内每一所小学、初中合理划定招生学区范围,保证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相对就近入学。
——取消特长招生。从2014年秋季起,南昌市全面取消义务教育特长招生,禁止以外语特长、体育艺术特长、少年班等名义选拔或变相选拔招收特长生。其中,南昌市第十中学少年班和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初中全面取消考试招生,做到免试划片就近入学。
——试点对口招生。在南昌市经开区试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工作,区域内6所初中对口招收22所小学毕业生,1347名小学毕业生得到合理安排,对口招生运行平稳,教育行政部门、初中、小学都反映招生工作轻松,社会反响良好。
——健全保障机制。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切实保障来昌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4年秋季,全市小学一年级接收来昌随迁子女12770人,初中一年级接收来昌随迁子女12765人。
南昌市还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保障就近入学的长效机制。一是优化网点布局。对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网点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网点撤并;多种途径消除义务教育网点盲区。近3年来,全市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78所,新增学位1.2万个;新建普通高中学校6所,提供学位19680个。二是缩小城乡差距。以改造农村小学、教学点校舍、配备教学设备为主要内容,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7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三是拓展优质资源。采取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组建教育集团、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普通高中校际共建等办法,扩大优质资源。四是推进教师交流。打破城乡校际壁垒,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大力开展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推进干部教师交流工作。2014年在南昌县试点,计划2015年在全市推开。(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魏国华)
文章链接: 魏国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