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监管职能转型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访江西证监局局长
江西现有的50家上市公司中,境内上市公司33家,境外上市公司17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142家;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28家;辅导备案的企业26家。
“江西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和两年前的43家相比,有所增长,但和周边邻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江西一半的上市公司都集中在南昌,这样的资本市场结构很不合理,这个差距也让我们增加发展的紧迫感。可以说,江西资本市场的发展任重道远。”江西省证监局局长胡伏云向记者介绍了江西资本市场的“家底”。
展望2014,胡伏云说,按照中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将工作的重心由过去的“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做好“两维护、一促进”,即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江西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的建设。
为此,进一步加大稽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监管执法和日常监管,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提升市场主体规范运作水平。谈及监管职能转变,胡伏云侃侃而谈,目前除依托证监会12386服务热线外,还要完善与地方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与人民银行、地方公检法等单位的长效协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强监管执法的目的就是切实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维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他说,今后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提升上市公司监管效能,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为加快推进江西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江西证监局将向地方政府和省内企业大力宣传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最新政策,加大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加大对备案企业的督导力度,主动介入、强化辅导,培育优质上市资源,扩充后备企业数量。
谈起《江西日报》多次报道过的“新三板”新闻,胡伏云说,现在“新三板”是江西的一个经济热点话题,江西证监局正积极引导辖区中小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刚过去的1月份,我省第一批3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另有多家企业已提交申报材料,年内我省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为下一步直接融资和股权流动做好准备。同时,江西证监局推动中小企业利用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参与我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摸索对“新三板”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和私募基金的监管新模式。江西证监局还将加强与期货交易所的合作,积极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地方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
国务院已下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赣州可执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这也就意味着赣州的企业在IPO过程中,可享受“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所以,支持、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优质企业早日上市,也是证监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江西日报记者 姚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