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安全证书 距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06.11.2013  12:03

在中国,做同一件事情遭到截然对立的两群人皆骂的,农业部大概是个典型。2009年,农业部颁发了两个转基因大米品种的安全证书。“反转派”们就开始骂农业部“被收买”、“是历史罪人”,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息。所谓的“挺转派”一度很高兴,宣称“转基因大米几年内将走上餐桌”。然而几年过去,农业部也没有发出产业化许可,于是“挺转派”们也开始骂农业部“不作为”,同样“是历史罪人”。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体系不同,比如美国农业部、食药局和环境署各有管理权限。而中国,则基本上归于农业部。农业部制定了批准进口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一套流程。基于这套流程,允许进口作为加工原料的转基因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几大类几十个具体品种。而国产转基因品种中获得了种植许可的有木瓜和棉花若干个品种。

水稻和玉米有转基因品种获得了安全证书。安全证书意味着食用和种植不会带来安全风险。但是,作为一种农作物要批准产业化,“不会带来安全风险”只是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按照种子法的规定,还必须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目前停滞在了种子法上。要拿到品种审定证书,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此外,要获得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还需要种子企业通过当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

既然是要审定与审核,自然有“通过”与“通不过”两种可能。中国科学家们研发的这几个品种没有通过,到底是“条件没达到”还是“农业部不作为”?公众不得而知。仅仅从结果来看,那些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品种,都是在国外已经普遍种植的品种。它们也没有获得国内种植许可,大致可以推测农业部执行的审核标准比较严苛——换句话说,不仅仅是对国产品种严,而是对所有的申请都很严。这种“”超过了许多国家——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这些转基因种植大国不必说,即使是人们认为“反转”力量强大的欧盟,也批准了一个转基因玉米和一个转基因土豆品种的种植。

审批如此“严苛”是否合理,完全可以争论,但是作为研发机构,指责监管部门没有批准自己的品种就是“不作为”,是“误国”,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是容易激起更多的民意反对。因为,除非能够证明这些申请完全满足条件,而农业部是因为屈从于“民意”才没有批准,否则这样的指控就有用“民族大义”的道德制高点来代替科学决策的嫌疑。

安全证书与品种审定是科学问题,的确不应该受到“民意”的干扰。但是批准了商业化种植之后,能否真正实现商业化,却与“民意密切相关”。美国社会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比中国要高得多,一个具体品种能否产业化成功,也依然与民意密切相关。1996年孟山都的一个转基因土豆就获得了种植许可,然而一直不受消费者待见,苦苦挣扎了几年之后,还是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当年曾经批准了一个转基因甜椒,也因为缺乏吸引力而销声匿迹。

积极推动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是利国利民、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是,这种推动应该是在公开透明、科学评估基础上的决策。不管是屈从于民意而让本该批准的品种无休止地等待,还是为了“尽快推动”、“不误国”而批准不符合条件的品种,都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科学家们还是应积极与农业部多沟通,尽快提供必要的材料,才是正道。而农业部门,也应该“作为”起来,到底是哪里不符合要求,象美国FDA进行的“咨询”一样,及时对研发者进行指导。沟通、交流与透明,并且及时公开审批流程,才能积极地推动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产业化。

中国通常所说的菜籽油是未经改良的传统菜籽油,含有较多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传统菜籽油因此具有特殊的气味,而有的人把它当作特殊的香味来喜欢。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特殊香味”是以不利健康为代价的。

中国的农业专家们也开发了一些双低油菜籽品种,并且在许多地方推广。目前种植的这些品种没有进行转基因操作。所以,有的媒体宣称用芥酸含量来判断“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和“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是完全错误的。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