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奔小康】“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长征转折点黎平的美丽嬗变
【编者按】
贵州省黎平县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一片红色沃土,1930年冬至1934年12月间,红七军、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曾3次进驻黎平。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攻占黎平县城。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进军路线问题。黎平见证了中央红军北上黔北、建立新根据地战略行动方针的制定,成为长征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重走今日的黎平,长征的精神仍然在延续着。从一个“山沟沟”,变成为拥有“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等众多美誉加身的核心资源旅游示范区。文化和生态,助力这片红色的土地实现美丽嬗变。
2016国庆:民族文化活动 天天上演
10月1日,在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黎平县肇兴侗寨的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坪上,芦笙手正在卖力地吹奏芦笙,那优美动听的芦笙曲声形成强大的音乐场在侗寨飘荡,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看分享,由此拉开了黎平县“欢度国庆·相约肇兴”肇兴景区2016年国庆节系列活动的序幕。
国庆长假期间,黎平县在肇兴景区举行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从10月1日至7日,每天都会有一个精彩的民俗活动上演。国庆第一天的芦笙庆丰收活动,其以壮观、盛大、整齐、动听而俘获每一位观众,活动过程不时爆发出阵阵点赞掌声。
国庆黄金周周日,贵州旅游井喷,迎来294万游客。其中,黎平是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守住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
整洁的街道、秀美的山水、古朴的鼓楼、络绎不绝的游人……近年来,贵州省黎平县按照“守住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依托民族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长征文化、生态文化,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抢占侗文化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布局合理、业态完善、线路互通、协调发展的旅游服务体系。
“侗寨发展旅游是保护和继承侗族文化最好的方式,我们在传递侗族特色的同时,也在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复习。”肇兴镇政府主任科员陆昌平向来访的记者团介绍说。
肇兴侗寨是鼓楼之乡、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是肇兴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在陆昌平的印象中,“侗文化”不仅是能触发外出务工者“故土情节”,从而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更拥有让中外游客醉心不已的独特魅力。守住鼓楼、大歌、节日习俗等这些抹不掉的记忆,就是守住自己的特有优势。
在这里,名为“醉美肇兴”的侗族文艺表演每晚都会举行,清亮纯净宛若天籁的吟唱,让无数游客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2500多年的侗族大歌而沉醉,记住了美丽侗乡独特的人文生态。这个舞台也因此成为众多游客到当地旅游的必选之地。
通过大力推动景区建设,发展以侗族文化为核心资源的乡村旅游,“十二五”期间,肇兴侗寨1464户6333人实现脱贫;2015年实现了减贫摘帽,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
“旅游+扶贫” 惠及村民“钱袋子”
肇兴文化博物馆馆长陆根茂亲历了肇兴侗寨旅游业从弱至强的变化。“黎平县委县政府把旅游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武器,自2012年起,肇兴就已通过融资、贷款等方式,累计投资4.5亿元建设了45个旅游文化项目。”陆根茂说。
截止2016年6月,黎平县肇兴景区共有住宿企业76家,其中在携程网开展酒店预订等线上业务的有64家,占总数的84%,在去哪儿网的有60家,占总数的79%,在同程网的有39家,占总数的51%;有餐饮企业26家,在大众点评网站开展线上业务的有6家,占总数的23%。
今年69岁的陆振才就是这次发展机遇的首批受益者。
△陆振才
在肇兴旅游业还未发展起来之前,陆振才一家只能靠一亩地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后来,陆陆续续有游客来到肇兴,于是陆振才瞄准了“旅游商机”,先后开办了农家旅馆和民族手工艺店铺。由于生意起步早,经济有了富余,陆振才一家在村寨里最先买了彩电、冰箱和电脑。
如今的黎平正着力打造了以肇兴为龙头的“百里侗寨”侗文化核心景区,以八舟河为纽带的国际康养度假基地,以翘街为核心的历史记忆工程三台全域“发动机”,并着力构建乡村围绕旅游发展、农业围绕旅游突破、工业围绕旅游转型的新常态,引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陆振才说,肇兴不断壮大的旅游市场给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机会,如果今后市场还在扩大,他也会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店铺。
培育传承人 打好特色牌
为了坚持民族文化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实现旅游市场可持续性发展,黎平积极开展了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培育出了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丁明焕正在制作工艺品。
绣娘丁明焕就是其中一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往她制作的工艺品都是绣来自己穿,现在肇兴发展乡村旅游,外地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坚定了丁明焕要把肇兴民族文化和技术传给下一代、推向远方的信心。
“以前油盐钱都没有,现在不用到山上干活了,卖旅游商品每个月能收入两万元左右,比过去翻了几倍。”丁明焕指着手里的一副刺绣说:“一个星期就能绣完,能卖到600余元,绣品卖成钱,多亏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这门好手艺!”
今年上半年,黎平县共接待游客164.5万人次,同比增长40.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9%。
(综合自 贵州日报 今贵州 贵阳网—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