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带领学生百里拉练 突围思政教育困局

02.11.2013  12:15

  23岁的罗庆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一名硕士毕业生,今年10月前突然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状况”:浮躁地看不下去书,复杂的事不能坚持做下去。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毕业综合征”?

  他在给老友的信中写道:“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或校园一隅,偶尔感到有点落寞,我期待远途徒步的方式来纾解自己,一路走一路学习,关注各个目标景点的文化内涵,寻求内心的本真以及灵魂纯净的力量。

  罗庆就这样上路了,不过,这并非“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师父”路丙辉的带领下,他和另外8名同学组成一支旅行队,还为这次旅行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学印记·文化之旅”。

  他们从芜湖市区的雕塑公园出发,先后经过“长江二十四矶之首”的板子矶、“铜都”铜陵市等文化富集之地,最终到达佛教文化圣地——九华山,整个路程200余公里,全程徒步完成。

  其实,这样的旅行对于身材微胖还患有高血压的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路丙辉来说,并不是什么“壮举”。作为一名为数不多的拥有众多“粉丝”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他一直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

  路丙辉每年都要给新生上课。他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上课时暴露出很多问题。“吃零食、玩手机、看电影的并非个别现象,这些基本礼仪和修养早在中小学就应该养成”。

  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师范专业学生,文化修养“营养不良”究竟如何破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找到了一把“钥匙”。

  1997年暑假,路丙辉带领他的一名学生,开始了骑自行车环绕长三角的旅行。原本是为了考察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和社会风貌,两人白天赶路,晚上就在路边的空地休息,20天时间里走遍了苏、浙、沪等地。结果回到学校后,他发现这名同学“脱胎换骨了”——做什么事,都能坚持到底了,后来一直念到博士。

  “也许,旅行正是最好的方式”。他在日后总结道,如果能对重文化课成绩、轻素养的教育缺陷进行一些弥补,“文化苦旅”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说白了,文化苦旅就是带有痛苦的实践,通过对生理极限的挑战来提升心理的承受能力。它首先磨炼的是意志,其次可以通过对沿途现象的观察,达到对文化的理解和反思并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

  在他看来,“文化苦旅”在表现方式上最具有震撼力,最符合年轻人追求刺激的心性,而且所观察到的现象最具直观性和真实性,更易于理解和反思。

  此后,路丙辉开始了他的“教育实验”,不过实验对象还是分散的个体。每次筹划“文化苦旅”时,他都要费尽心思:走什么路线、过什么地形、考察哪些地区和文化景点、每天的行程及安全保障,都要考虑周全。“不过,‘苦旅’并非是一次性走得越长越好,既要挑战极限,又要适度适量”。

  直到2003年,路丙辉才有机会进行一场“整建制”的实验。这一年,他接手了该校政法学院02级本科生的辅导员工作。他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百里拉练”,为此准备了整整两个月,每天晚上在操场上集体长跑,以提升体力。

  出乎路丙辉意料的是,这个246人的大班中,最后223人坚持完成了百里的徒步旅程。

  这次拉练结束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班上的一对情侣选择了分手。因为女生没有坚持到最后,男生觉得“这样的女朋友没毅力,以后肯定靠不住”。此后,这个班级学生的精神状态、集体观念以及生活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据介绍,后来这个班级获得了“省级优秀班级”称号。毕业时,有70多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两名“后进”同学在思想教育专业198名同学中,成绩排名后五位。

  他将这种“改观”归结为文化的作用。“如果说专业技能是一粒种子,那么以文化修养为主要内涵的专业素养则不仅仅是种子,还有能够让这粒种子生根开花结果的土壤。

  “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实践路径,说的再重要,一切也都是纸上谈兵。”在他看来,现在不少高校都在努力探索,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巡回演出,“这些探索也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如果大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地等待和接受,结果会让文化修养又变成一种口号。

  15年来,路丙辉带着学生留下的足迹累计2000多公里。在路丙辉看来,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当前的教育让孩子成长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如果再这样下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会走进死胡同,毁掉的将不是一代人。

  “所以,我甘愿冒着风险,让学生接受挑战。”  白力民 王磊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