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00辆公共自行车有借无还 免费租赁项目连年亏损

23.04.2014  11:07

  数天前,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成烂尾工程一事见诸报端后,引发各方关注。4月22日,南昌市民陈先生特意跑到家门口的江信国际花园小区公共自行车站,结果,他发现站点岗亭无专人值守,车棚内也只有数辆自行车。

  22日,南昌市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负责人刘鹏向本报回应,在市场运作中,受制于人员工资、站点综合维护、自行车维修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前,鑫飞达公司的确在亏本,但不会影响到项目正常运行。“毕竟,有一块站点岗亭广告补贴,还有一块商业广告在运作。”刘鹏还称,今年,南昌市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有望扭亏。

  现象:车站自行车少、无专人值守

  昨日中午,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江信国际花园小区的徐先生发现,小区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站仅停了3辆自行车。“自行车怎么少了很多?原来,都是停了一大排。”徐先生担心难租到车。

  无独有偶,市民陈先生也发现该公共自行车站岗亭无人值守,车棚内也只有数辆自行车。陈先生表示:“曾备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过去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这一现象已被曝光。

  陈先生还注意到,红谷滩新区的公共自行车站岗亭醒目标志提醒,自行车免费租赁点系鑫飞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调查:一个巡管员负责两至三个站点

  在江信国际花园的公共自行车站岗亭外,透过玻璃窗往里瞧,记者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公共自行车站仅摆放了数辆自行车。

  当天下午,在行政中心站值勤的晏乾开告诉记者:“前两年,分布在红谷滩新区的7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都有专人值守。后来公司效益不太好,就撤掉了绝大部分值勤人员,改为巡管制。如今,一个人要负责两至三个站点。”晏乾开透露。

  南昌市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负责人刘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已全部更换为智能租车系统,遂将专人值守制改为巡管制。

  尴尬:市民借走不还的自行车达2000辆

  公开资料显示,公共自行车自2009年进入南昌,目前已建成使用120个智能租还车服务站点,投放7500辆公共自行车,有6万左右持卡人,平均每天租车量达1.5万人次,最高峰达3万人次。

  但这一数据,遭到不少市民质疑。对此,刘鹏解释称,南昌市自正式启动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以来,运行至今报废1800辆,借走不还的则高达2000辆。

  不过,在多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记者发现不少自行车车身的LO-GO,并非“鑫飞达”标志,而是其他商家赠送标志。对此,刘鹏坦称,确有不少自行车是商家赠送的。

  原因:三大因素致使项目运行亏本

  有媒体报道称,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面临瘫痪,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将原因归结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

  但这一说法,被武汉城管委推翻。“政府投入的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足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武汉城管委受访人员在公开场合回应。

  同样是鑫飞达集团旗下运作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南昌市的公共自行车站是否会步入武汉公共自行车站濒临瘫痪后尘?“南昌市场确存在一定的亏损。”刘鹏强调称,但南昌市场与武汉市场有不同之处。因为武汉市场面太广,再加上管理模式可能出了问题,才导致公司上演滑铁卢。

  南昌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是否得到政府部门投入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刘鹏提供了一组2013年度的南昌公共自行车租赁经济数据:当年总支出400万余元,获得站点岗亭广告补贴在100万元左右,再加上一些商业广告,当年亏损额只有几十万元。“2014年,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有望扭亏。”刘鹏说,会确保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正常运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