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近日绘出地震灾害预测图 准确率或达七成

23.05.2014  19:29

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图。

  汶川地震后第五年,同样是在南方的雨季,同样是在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同一条地震带,五年之后再次发生地震,令许多人始料不及。尽管地震无法准确预测,但地震之后次生地质灾害则有一定规律,可以进行预测。芦山地震发生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原有数据资料,在一天之内快速绘制出雅安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预测系列图片,供灾区一线调查人员参考决策。

  之后,实验室通过遥感等技术,将预测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图与实际发生地点进行对比,准确率达到70%。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这个模型,可对类似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规律进行很好的预测。

  震后收集数据总结规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李为乐认为,尽管他们希望不会再发生地震,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如此止步于数据收集令他们不甘心,更希望能找到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规律,更好地为现在甚至未来服务。

  通过对汶川地震数据的收集,实验室找到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包括了三种因素的十大效应。“造成次生地质灾害的核心,就是地震的地震波震动。”他告诉记者,龙门山地区是一个高海拔的山区,山高谷深,处于龙门山地震带,这里的岩石由于受到地质构造的挤压,比较破碎,受地震时的震动影响,就会造成大量滑坡和崩塌。

  “地震会直接造成房屋损毁,但更大的危险来自后期的灾害效应。”他解释说,在地震时出现的滑坡与崩塌,形成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堆积在沟谷和斜坡上,这就对后续的降雨会形成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李为乐表示,尽管地震无法准确预测,但地震之后的次生地质灾害则有着一定规律。他们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些规律展开的。

  收集6个关键参数预测

  “一天之内,我们就将灾害预测图绘制出来了。”李为乐说,芦山地震发生后,现场应急排查人员调查发现雅安芦山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摧毁房屋和公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并对抗震救灾构成严重威胁。

  快速查明地震崩塌滑坡和震裂山体的空间分布,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显得重要而迫切。

  他介绍说,在震后灾区影像资料还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实验室科研人员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利用在汶川地震区建立的地震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模型,选取地震峰值加速度(PGA)、地形坡度、地层岩性、高程、距发震断层距离和距水系距离等6个关键参数,对芦山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位置进行了快速预测评价。

  “在预测评价图绘制出来后,我们通过网络传给前方调查人员参考。”他说,初步研究表明,芦山地震地质灾害可能主要分布于芦山、宝兴、天全、雅安、荥经等县市山区,并主要集中分布于发震断层龙门山前山断裂的上盘。

  这种评价模型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中?李为乐坦言,如果用在其他地方,结果是否准确就“不好说了”。

  他解释说,芦山地震发生后,由于汶川与芦山两地相距很近,只有90公里,而且地质构造单位也类似。因此,他们才敢进行大胆的“假设”,绘制预测评价图。

  但是这种“假设”的前提是,地形地貌条件类似,地质条件类似、地震发生的机制也类似,基于这三个前提,才有可能进行预测评价。“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一样,同样是逆冲型地震,而且地形、地质、地震本身三点的相似性,才有可能将汶川地震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到芦山地震上。

  准确率达70%“可以接受

  预测评价图绘制出来了,是否真能取得预期效果,与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比较一致呢?芦山地震后,实验室利用遥感等技术,将预测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图与实际发生地点进行了对比,准确率达到70%。

  “这是可以接受的。”李为乐表示,通过这个模型,可对类似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规律进行很好的预测。

  他向记者出示当时绘制出的预测评价图,在图片的红色区域,就是有着高风险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而在预测图中有着一些蓝色的密集小点,他告诉记者,这些小点是在收集了震后航空遥感数据通过解析之后加上的,形成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对比图,记者看到,图上蓝点大部分都被红色的区域所包含。

  实际上,根据同一地区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该区域地质空间分布建模预测,准确率在70%~80%左右。“我们没有利用该区域实际灾害的位置数据,仅通过在附近区域灾害评价模型。

  他介绍说,实验室至今仍对这个模型进行完善。当时建立这个模型没有考虑震级影响,因此,做出来的预测图结果,范围与实际相比有些“夸大”。如芦山地震是7级,汶川地震是8级,但是在建模的时候就没有充分考虑到震级影响。“在加入震级对地灾造成的影响之后,相信预测的结果也将会更加准确一些。”李为乐说。

  “稳定”地震带易被忽视

  “在那种强烈自然地质作用下,人类的影响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李为乐说,龙门山地震带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的一个部位,四川盆地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青藏高原则由于受到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一直处于隆升、运动的过程。“能量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他表示,受传统理论的限制,活动很强烈的地震带受到的关注比较多,而对相对比较稳定的地震带则关注比较少。通过地震台网中心与实验室研究人员的长期监测,发现这片地震带地面变形很小。

  如四川最主要的三条地震带,是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三条地震带形成一个“Y”形,另外两条地震带每年的变形会比较大,小地震也很活跃,关注度就主要集中在这两条了,但是龙门山地震带由于位移量很小,在汶川地震之前其关注度就比较少。

  他表示,但后来反过来想,位移量比较小,是能量的积累没有释放的过程。如果地震带经常发生小地震,把能量释放了,释放不了就容易形成大的地震。但这只是在地震发生后反过来推想,前期可能就不会想到这么多。人们通常认为,经常发生小地震的地震活跃带,那里发生地震的风险就更大。

  他表示,震后可动泥石流物源非常丰富,只要将来降雨条件一达到,就会形成泥石流灾害。最近几年,极端的降雨气候比较频繁,所以说,未来几年的泥石流风险都是非常高的,尤其要引起重视。

  “山区土地非常有限,想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几乎不可能。”李为乐表示,这个地方说不定可以躲滑坡,但泥石流堆积几乎“防不胜防”。他们能做的只能是通过专业知识,来指导当地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但完全避免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还是很难”。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