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我校药学院毕业生却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据悉,药学院2013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4.68%,位居全校之首,比全省本科平均就业率高出近10%。
在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药学院的毕业生为何如此受青睐?该院院长郑鹏武给出的回答言简意赅:学院坚持开门办学,寻求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探秘一:坚持开门办学 与市场无缝接轨
“药学院的优势是什么?”
“药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学院怎么来培养人?”
……
这一切值得回答!“紧抓学校职教特色,发挥人才队伍优势,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将人才培养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社会接轨,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眼界要宽、知识要广、业务要精、动手能力要强,整体素质要高。”药学院党委书记李星说。
事实上,药学院成立之初,就在思考上述问题。
“专业怎么设置,企业最具发言权。”由此,药学院坚持开门办学,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成立了“应用型人才院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集中来自江中药业、汇仁药业、杏林白马药业、川奇药业、中兴汉方药业及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该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出谋献策。
出实招,见实效。近年来,药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药品研发、生产和检验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在省内外与3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建立技术中心和博士工作站,我们与江西中兴汉方药业和南昌桑海开发区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大胆“走出去”,思路才会宽,步子才会实。通过产学合作,药学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摸清了方向,按照市场的所需所求,和企业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与汇仁药业共建专业课程《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获批为江西省级精品课程。
以此同时,学院先后协助江西金桥药业、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江西远健药业等20家制药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10项,协助或联合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6项,不仅加强和深化了校企合作,同时还让学院师生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近年来,已有54%的毕业生在合作单位直接就业。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发,一直被许多学生津津乐道。2011级药学专业1班学生赵莉特别好学,有一股钻进,积极主动参与卢宝阳老师的课题。“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个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很好的基础。”卢宝阳老师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药学院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与企业合力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从事教学的教师首先要熟悉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郑鹏武院长说,学院要求专业老师必须到制药企业进行为期至少半年的实习。老师下厂实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走到企业中去,教给学生的东西才不会跟不上时代。”
截至目前,药学院所有专业教师均完成了实习。为使师资队伍多元化和更具企业化,学院先后从江中药业、汇仁药业、浙江九洲药业等单位聘请了20余位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实践教学,使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市场无缝接轨,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探秘二: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促就业
2008年暑假,药学院14名学生在浙江九洲药业参加生产实习,因为工作定位准确,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深受浙江九洲药业的肯定,其中8名学生被企业当场留下直接就业。
此后,药学院和浙江九洲药业有了更多的交集,并且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时间定格于2010年8月,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联系药学院,着手商讨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事宜。2010年9月29日,浙江九洲药业股份与药学院举行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通过这种合作关系,企业与学院紧密结合,形成了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九洲药业从药学院2009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当中遴选出20名学生组成首届“九洲药业班”,坚持“3+1”的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在学校完成大二和大三两年的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在九洲药业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如今,首届“九洲药业班”今年全部毕业,14名学生进九洲药业公司工作,并且担任了重要的岗位。“我们和九洲药业联系特别紧密,经常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我们对工作流程了然于胸,很快能进入了工作状态。”九洲药业班的叶存荣同学告诉记者。
这种订单式培养有什么不同?据记者了解到,九洲药业和药学院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在保持原有教学计划不变的前提下,增设了6门专业课及实践类课程,并安排专业教师担任“九洲药业班”班主任。九洲药业先后派3位副总经理、1位总工程师及质量总监前来学院为学生授课。同时,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并由专业教师带队,边实践边调整教学安排。
据介绍,九洲药业会将每期的《企业报》邮寄至学院,九洲药业班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以了解企业文化及最新发展情况,拉近了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九洲药业班的叶存荣说:“看了企业的最新动态,我们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一批毕业生走向社会,很快脱颖而出,为我校药学院赢得了声誉。药学院先后又与北京万生药业、浙江普洛德邦制药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分别成立了“万生药业班”和“普洛德邦制药班”。目前,浙江九洲药业在学院已有三届“九洲药业班”,北京万生药业有两届“万生药业班”,浙江普洛德邦药业有一届“普洛德邦制药班”。
探秘三: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去年11月底,2010级制药1班乐凡同学在江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参加实践教学一周,一周后和该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江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愿意录用这里的学生。
学生为何如此受欢迎?学院罗珊珊老师一语道破:“江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之所以这么看重我们的学生,是因为我们学生上手快,熟悉操作流程,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乐凡说,在江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参加实践教学期间,她深入合成车间,了解工艺流程,收获了很多。此前,她还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和江西汇源医药有限公司参加实践教学。
“学生动手能力强不强,用人单位最关心。尤其是理科生,光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远远不够,必须强化实践能力。”该院郑鹏武说。
基于这种情况,药学院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和美国辉瑞(苏州)制药、江苏康缘药业、广东信立泰药业、九洲药业、江中药业、汇仁药业等省内外知名的大型制药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40余个,形成了“药材识别-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流通-医院药房”的实践教学环节。
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和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学校课堂和企业现场无缝互通,由企业技术人员围绕所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讲授1小时,之后安排学生走入生产车间参观学习。说到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生产车间的情形,乐凡同学说,“我们在企业里上课,和在学校上课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种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
既走出去,又请进来。药学院从实习基地聘请技术人员来校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把他们的实践经验“引”进来。目前,学院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全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沉浸其中,而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无怪乎,每年暑假,来学院挑选实习生的制药企业负责人都说,这里的学生上手快、业务熟、综合素质高,符合他们的需求。
“从实习一开始,学院和企业便为我们制订了完整严密的实习计划,企业也会在我们的实习过程中进行严格考核,分派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们进行指导。”这种“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初见端倪,学院大约有40%的毕业生都以这种方式顺利就业。
尝到了实践教学的甜头后,药学院举全院之力,广泛建立实习及就业基地,已和江中药业、珠海联邦制药、浙江九洲药业、浙江海翔药业、浙江新和成股份、浙江医药集团新昌制药厂等30余家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同时,药学院还建立了长效育人机制,通过回访用人单位、跟踪毕业生、电话沟通、网上洽谈等多种形式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交流。“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以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通过与毕业生的交流,了解毕业生对学院办学的满意度。”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裕全说。2012年跟踪毕业生213人,满意率为99.2%;回访用人单位25家,满意率为100%。
为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校级的创新比赛,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室开放和大学生科研立项。同时,将一部分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指导过程由实习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承担,以企业导师为主。“论文题目都是围绕所在实习岗位的生产实际,这种方式也使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2013届毕业生中,80%以上的学生都从事图画设计,这一点特别不容易。”药学院郑鹏武院长如是说。
近年来,学生参与各类创新能力训练人数占学生总数70%左右,考研入取率达20%。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中,由陈振华、程丹两位老师指导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心程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同时被授予最佳绘图奖。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记者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尽管他们的话不多,但言语中总是流露出谦虚与朴实;尽管他们均为70后,但举止中折射出成熟与干练。而且,当记者问下一个问题时,办公室里不是电话响就是有人找,望着他们繁忙的身影,记者已然找到了“这里的学生为何受青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