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的《天工开物》

16.06.2015  13:21

  □朱小毛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科学技术名著,作者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字长庚,奉新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于乡,但以后进京会试接连五次均告失败。有失必有得。虽然科举不中,可五次上京的经历,增加了他的见闻识广。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科场失意的他经常深入乡村田间、作坊调查许多生产加工知识。崇祯七年(1634年)任分宜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任职期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此书。《天工开物》一书名取自《周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作者认为“盖人巧造成异物也。”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3卷18类,即上卷《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等6类;中卷《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等7卷;下卷《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等5类。涉及内容广泛,涵盖当时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工商等多个主要部门,记录了当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方法、技术成就和科学创见。

  《天工开物》出版后,很快在福建由书商杨素卿于清初刊行第二版。后人受命组织编撰的图书中,如蒋廷锡的《古今图书集成》、张廷玉的《授时通考》等书籍中,都大量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篇章。清朝大兴文字狱,导致《天工开物》在清代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从江西进献的一些书籍中,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及宋应星友人陈弘绪等人的著作中有反清思想。“恨”屋及乌,宋应星受到牵连,当朝没有把《天工开物》收入《四库全书》也是在所难免。所以《天工开物》在国内并不流传。

  墙内开花墙外香,《天工开物》却在国外影响甚大。1771年,日本书商原屋佐兵卫发行了刻本,这是《天工开物》在日本的第一个翻刻本,也是第一个外国刻本。从此,《天工开物》成为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各界的公共读物,刺激了18世纪的日本经济发展。

  18世纪,《天工开物》传到了朝鲜。1783年,朝鲜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朴趾源(1737——1805)完成的游记《热河日记》中向本国读者推荐了《天工开物》一书。不久,《天工开物》也逐渐在西方国家传开,并受到高度的肯定。甚至连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都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德国矿物学之父)”和“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写作的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物换星移,1915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在云南考察当地的铜矿石。丁先生翻阅了明清两朝编撰的《云南通志》,其中有关采矿的部分,大量引用了《天工开物》的记载。《天工开物》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引起了丁文江的极大兴趣。回到北京后,丁文江到各大图书馆和古旧书店四处搜寻,同时向众多藏书家问询,都一无所获。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一个朋友家,竟然与《天工开物》的日文版有了一面之缘。于是他几经周折,在日本找到了《天工开物》的原始中文刻本,把它重新介绍到了国内。一本由本土作者写成的书,通过外国“进口”的特殊方式,再次回到中国的怀抱,这不得不说是我国书坛的一个奇迹。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